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荣,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教授潘越,全国政协常委、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郑兰荪赴京参会,依法履职、建言献策,在两会上发出厦大声音,并接受多家媒体采访。
张荣作为教育界代表接受人民日报、央视、人民网、新华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南方周末等多家媒体采访,就高等教育提质创新、高校助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人才培养等教育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在《人民日报》“两会好声音”专栏中,张荣表示高校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力量,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建立促进高校开展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大对高校开拓双边多边人文交流平台的指导引导和政策供给,支持我国高校与海外高校、国际组织、新闻媒体、社会团体等的交流合作。
央视推出“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张荣:精准施策 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报道。张荣提出,高校应通过精准施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尽快明确就业方向,同时主动拓展重点单位和关键领域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并介绍厦门大学在加强毕业生就业保障方面的相关举措。
人民网刊发题为“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校长张荣: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大力培养高精尖紧缺人才”的报道。张荣提出,厦门大学的百年史,就是一部兴学图强的爱国史、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并就厦大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如何培养高精尖紧缺人才、如何促进两岸教育科技文化交流等问题发表观点。
新华网推出《全国人大代表张荣:加大力度支持福建高等教育提质创新》的文章。鉴于福建的特殊区位和独特地位,张荣建议“加大力度、倾斜支持福建高等教育提质创新,推动区域高等教育服务创新能力,带动引领福建打造新发展格局重要节点通道”。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推出“两会连线丨坚持把关乎民族未来的教育办好”的报道。张荣表示,厦门大学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
《南方周末》刊发“大学校长们,今年两会提了啥?”的报道。其中,张荣提出“引导支持台湾高校来闽合作办学”,并建议强化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打造新时代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体系,建议推动福建高等教育提质创新,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此外,潘越和郑兰荪也分别接受了光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厦门日报、海西晨报等媒体的采访。潘越围绕推进国家经济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数字经济监管等热点问题发表观点。郑兰荪则建议教育部及有关部门能够制定政策措施,鼓励教师研发和推广教学仪器,同时鼓励企业参与教学仪器的研发和生产。
详情请点击“媒体厦大”
https://news.xmu.edu.cn/mtsd.htm
(宣传部 谢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