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晚,厦门大学建校104周年系列活动“八音之旅听见中国”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专场音乐会在我校科艺中心音乐厅举行。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与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们一同以”八音”为舟,携听众们溯流而上,聆听中华文明的脉搏,触摸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一曲山水醒人间,南音袅袅入梦来。由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集美大学音乐学院、厦门市音乐学院、厦门工学院多名音乐教师共同带来的《闽间山水》民族室内乐作品拉开了本场音乐会的序幕。他们用扬琴、琵琶、二胡等民族乐器绘出一幅青山绿水、钟灵毓秀的山水画卷。船家的号子、采茶女的欢歌,与山水之音交织,让听众沉浸在这片土地的烟火气中,对福建山水的热爱也油然而生。

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团队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节目。晋北梆子《三对面》以唢呐、管子、口哨组合生动模仿戏曲激昂人声,尽显戏剧张力;土家族打溜子《锦鸡出山》借锣钹急促鼓点展现出土家族人的勇敢乐观;古琴、三弦、中阮、笙的独奏各具特色,激荡古音回响;高音板胡与钢琴演奏的《几回回》描绘延安风情与革命历史;笛子二重奏《双喜临门》营造欢快热闹氛围......现场气氛热烈,充分展现出青年教师团队精湛的技艺和传承创新民族音乐的风采。

音乐会的终曲是听众耳熟能详的《我的祖国》,由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们联袂演绎。此首作品集结了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乐器,磅礴的合奏再现经典旋律,民族管弦的恢宏音响交织交融,将赤子情怀化作绕梁余音,共同歌颂对祖国的真挚热爱。
本场名为“八音之旅 听见中国”的专场音乐会,以中国地理版图为经纬、传统“八音”乐器分类法为脉络,创造性运用“音乐地图”概念,将每件乐器视作文化地理的活态坐标。青年教师们用“讲演结合”的形式,通过近20件中国民族器乐向观众展现了一幅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图谱。从闽南山水到晋北梆子,从草原风情到西域古韵,青年教师们以八音迭奏的智慧,在金石丝竹的震颤间展开一场跨越地域的音乐远征,让传统音乐基因在现代剧场中焕发出震撼人心的生命力。
恰逢厦门大学建校104周年,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以音乐为纽带,共同为校庆献礼。精彩的演出不仅展现了青年教师的专业艺术素养,更传承弘扬了民族音乐文化,共同奏响传承与创新民族音乐的动人旋律,以乐为笔,绘就校庆华章,传承文化血脉,展望未来新篇。
(文/宣传部 艺术学院 熊文清 吴昱霖 图/中央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