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七大贺信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8月24日至29日,厦门大学第十七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以“坚定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主题,前往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追寻红色足迹,弘扬长征精神
在党史革命史中汲取力量,在重走长征路中坚定跟党初心。8月28日,实践队在厦门大学关工委主任陈力文、常务副主任黄如彬、副主任杨敬达的指导下,在我校派驻隆德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马龙,张树村村支书胡雄的协助下,前往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瞻仰红军长征纪念碑,聆听革命先烈们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参观了红军长征途中的文物以及图文资料,让大家直观地接受了一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3次经过六盘山区斗争历史的教育。参观后,陈力文老师给实践队员们上了一堂深刻的微党课。陈老师从毛主席诗词中的长征入手,带领同学们重温了《清平乐•六盘山》、《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等长征诗篇,在荡气回肠的词句和陈老师深情的教诲中,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党和红军在革命中的伟大信仰,身临其境地体会了革命志士们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和“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更感受到了毛主席“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豪迈自信!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实践队员林伟丰在参观学习后表示,“在长征路上,党和红军之所以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凭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他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铺开了星星之火迅速燎原的革命画卷,走出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不朽诗篇。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在优渥的生活条件下,更应该不忘初心,时时给自己充充电,从我们先辈们浴血奋战的历史中汲取磅礴的力量!”

劳动锤炼自我,实践培育真知
为了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厦大学生爱劳动、重劳动的精神,厦门大学关工委老师们带领实践队员们前往科技农业园,在种植园区的辣椒种植大棚里,老师同学们共同虚心向采摘工人们学习了采摘辣椒的方法和要领,共同加入到收获辣椒的大军之中,亲身感受田间劳作的辛苦与通过自己劳动得到收获的喜悦。同学们认真劳动、高效协作,尽显厦大学子风采。

在浩德纸业包装有限公司,实践队员们还在厂家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共同参与了一些生产环节,与工人们共同劳动作业,深刻体会到一线工人们的艰辛和不易。

劳动教育是大学的一门必修课。实践队员们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动手、出力、流汗,接受劳动教育,是学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在这个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提升了劳动技能、服务了人民群众,真正实现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本次同学们采摘辣椒、包装纸盒的劳动虽不算十分繁重,但实践队员都用心地参与其中,在劳动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强化责任担当,切身体会到了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
实践队员们也将以这次劳动实践活动为一个契机,将劳动最光荣的观念扎根于心,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也会更多地亲身参与劳动实践过程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奋进新时代的征程之中。

凝聚青春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为了解当地产业及科技扶贫的措施和成果,实践队走访了隆德县多个村镇和多家企业,开展了深度的脱贫攻坚主题调研。
在隆德县张树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胡雄带领大家走访了人造花扶贫车间、腾龙牧业合作社和大棚蔬菜种植产业园,现代灌溉施肥控温技术让队员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什么是“科技兴农”。

在走访扶贫企业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认真学习了地方脱贫攻坚的好做法,同时也向一些经营管理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隆德县工业园里,实践队员们学习了他们结合科技扶贫,引进生产线和科技人才,打造隆德特色品牌,推进了隆德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优秀做法。在闽宁残疾人电商合作社里,同学们也主动策划、分工协作,利用自己的社交平台与直播账户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带货”,用直播品尝,果汁开箱,零食Vlog等向亲友同学大传地方特色产品,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关注。
在实践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国家扶贫力度之大,举措之实,成果之硕,对即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充满了信心与希望,对即将开启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满怀憧憬。
在此次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在实践经历中不断汲取营养,补“精神之钙”,强“思想之骨”;把课堂上学到的“有字之书”同此次实践所学的“无字之书”有机结合起来,在即将到来的建党一百年及建校一百年这一重大历史节点上,引领更多厦大青年共同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校团委 姚东明 郭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