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立德树人 >> 正文
青春实践路 | 奋斗书写青春 拼搏成就事业——记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0“就业追踪”实践队企业采访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7日 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做好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毕业生“就业追踪”,为学院引导学生就业提供借鉴,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结果和外部评价,学院于2020年8月组织“就业追踪”暑期社会实践队,在近5年学院毕业生就业数据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的“追踪”,以云会议、问卷、座谈、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学院毕业生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广泛征求用人单位对学院学生就业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力求推动学院人才培养事业再上新台阶。

实践分为线上问卷调查和线下企业校友采访两大部分。一方面,实践队面向近五年毕本科毕业生以及研究生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就业方向、就业满意度和对学院人才培养意见,外部对化院毕业生的评价等多个方面。最终,实践队成功回收122份反馈,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形成了一份客观、全面的统计报告。另一方面,实践队实地走访了德运康明(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运康明)、厦门市普识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识纳米)和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钨新能源),并对厦门净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净屋环保)进行了线上采访。

德运康明——与化院紧密联系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

8月27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就业追踪实践队一行六人来到实地走访第一站——德运康明。德运康明是一家以“稀有细胞分析”为核心的检验、检测技术开发的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公司致力于开发创新性稀有细胞捕获及检测技术,落地肿瘤诊断和无创产前检测技术的临床转化,助力精准医疗,服务人类健康。同时,公司由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杨朝勇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董事长\总经理,具有强大的专业技术和人才储备,是与化院紧密联系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

2008级本科、2012级直博生校友、德运康明研发负责人张明霞学姐热情接待了实践队一行。学姐首先给大家介绍了公司的主要业务和核心技术:CTC(细胞富集)、单细胞测序和NIPT2.0新一代无创产前检测技术。随后,她带领队员参观了公司的三间研发实验室。据悉,公司当前还在起步阶段,血液检测等设备还未投入产业化生产,我们有幸看到了学姐和其他研究人员亲手搭建的血液检测“零号机”以及正在搭建的第二台机器,第二间实验室中正在进行无创产检的实验。目前公司已和多家医院开展合作。

回到会议室,学姐继续为我们介绍了公司的产品布局和发展规划,并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细致说明。尽管不同职位的具体专业要求不同,学姐都强调了良好的沟通能力、脚踏实地的态度以及善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在后续的交流问答中,学姐亲切地和我们分享了她的学习经历和心得体会——攻读博士期间,她也经历了从选择方向上的迷茫到确定目标后的心无旁骛,研发的单细胞测序平台更是以“不可替代”作为目标,常常在实验室待到凌晨,学姐也直言在厦大化院的学习研究经历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耐力和细心是她最大的收获。对于非毕业生,学姐建议多和职业规划老师交流,多与已经毕业的学长姐交流,也要多看多学习,广泛涉猎,尽早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明确自己的目标,主动出击。

交流结束后,我们与学姐学长在公司门口合影留念,虽然德运康明公司还在起步阶段,张明霞学姐和同事们意气风发的样子还是给了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叹于前辈的干练优秀,我们受到了深深的激励。

普识纳米——源自化院拉曼光谱团队,构筑生命安全

8月28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实地走访第二站——位于集美的普识纳米。普识纳米由厦门大学国际领先的拉曼光谱研究团队创立,是“十二五”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等离激光增强拉曼光谱仪器研发与应用”技术的唯一产业化单位。基于独创的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公司的检测技术具有检测快速、准确度高、前处理程序简单化等优势,研发的仪器更是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国防与公共安全、环境监测和医疗诊断等多个领域。

化学系2010级博士校友、公司总经理曾勇明和其他四位厦大校友热情接待了实践队。落座后,曾勇明学长首先给大家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通过介绍,同学们了解到在食品安全领域,公司已是小有名气,在2017年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普识纳米为大会全程提供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现场进行368批次样品检测,检测结果准确,操作简单,获得了高度认可与评价。而除了质量检测、医疗检测外,公司还将参与建设大数据平台,连接检测终端形成物联网,提供更多数据服务。

随后,队员们与几位前辈进行了问答交流,学长学姐们首先分享了各自工作经历和经验心得。其中,金亮学长在本科毕业后直接选择工作,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他坦言,在多年的技术检测工作经历中,最大的体会是要脚踏实地,沉心静气,要有自己的想法,带着解决方案行动。曾勇明学长也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他直言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理念对他影响颇深,引领着他将产品做到极致。对于队员们关于求职的问题,公司的HR和学姐也给出了许多恳切的建议,队员们收获颇丰。
走出会议室,实践队一行与几位学长学姐合影留念,虽然各位前辈已毕业多年,身兼要职,但在交流过程中,他们的亲切真诚和对后辈的关怀令同学们如沐春风,化院人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的品质也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队员们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不只是学习经验与职业规划,更有厦大化院人代代传承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厦钨新能源——化院人技术带头的新能源材料领域新势力

9月1日下午,实践队来到位于海沧的厦钨新能源。化学化工学院产学研中心主任卢英华老师也与我们一同拜访。厦钨新能源产品涵盖钴酸锂、三元材料、前驱体、锰酸锂、磷酸铁锂、高镍材料、NCA等全系列能源新材料产品,积极进行富锂锰基、5V高电压等下一代能源新材料产品开发,广泛服务于多家国内外知名的电池客户,市场占有率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铸就了卓越的厦钨新能源材料品牌。

厦钨新能源人力资源部副经理郑玉善热情接待了实践队一行。她首先带我们观看了公司的宣传片,简单介绍了公司的业务和成就。在会议室,我们见到了来自化院的学长学姐们,其中包括2001级化学系本科、2005级直博生校友、厦钨新能源首席工程师、新能源材料研究院副院长魏国祯学长。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公司业务。据悉,公司生产的锂电正极材料在业界享有很高的赞誉,已成为多家高端电池厂家的战略合作伙伴。在同学们的提问环节中,学长学姐们特别提到,相对于往年资讯的缺乏,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信息过多过杂,想要找到自己的目标,必须屏蔽一部分外界的干扰,在纷繁嘈杂之中,锻炼一颗宁静的心。郑玉善经理表示,公司每年都会前往厦门大学举办专场校园招聘宣讲会,非常欢迎化院学子加入厦钨新能源的大家庭。会上,卢英华老师还与公司深入探讨了设立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实践培训基地的可能性。座谈交流结束后,工作人员继续带实践队参观了公司的研发实验室和工作车间,同学们纷纷表示大开眼界。

净屋环保——化院毕业生创业的典范

9月2日,实践队与净屋环保创始人兼董事长,学院化工系2006级本科、2010级直博生校友王焱良学长进行线上采访交流。学长在2015年博士毕业后,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了净屋环保。据介绍,净屋环保是一家生产空气净化和气体检测装置的公司,可检测与净化甲醛、氨气、苯系物等有害气体。现已获得13项国家专利授权和12项软件著作权,搭建完成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标准的室内化学污染物检测平台。

线上交流中,学长分享了他刚刚创业时的经历,他坦言当时创业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开始的,遇到的困难也很多,临毕业时他白天要写毕业论文,只能在晚上进行设备的研发,常常从晚上工作到第二天早晨,相比本科生,博士生失败的成本很大。一同创业的伙伴也有的离开退出,但出于责任感,他坚持了下来。现在,王焱良学长已经是四家公司的高管,净屋环保也从厦门出发,在全国多个城市成立区域服务中心,为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提供服务。

学业方面,学长建议本科生要多涉猎不同的领域,开阔眼界,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他向我们分享了自己常对员工说的四个“坚持”:坚持艰苦奋斗,坚持解放思想,坚持目标导向,坚持学习成长。没有目标和自我思考,再艰苦的奋斗也只是感动自己,工作过程中更不能轻易自满,要坚持学习新事物,不断成长,这些都是学长的亲身体验。学长真诚地建议,身为本科生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多多尝试,不要怕犯错。交流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在走访完三家企业,并与多位出色的校友交流后,同学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提高自身水平的同时,一定要尽早选择并坚持自己的目标。虽然各位学长学界的经验和路径各有不同,但他们无一不是在一个领域或岗位耕耘多年才有所成就。在他们身上,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了厦大学子“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以及化院学子“敢为先、重细节、合为贵”的优良传统。看着成绩斐然的学长学姐们,我们在校生需要更加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用饱满的热情与昂扬的姿态,迎接百年校庆与百年院庆的到来,牢记师长嘱托,用奋斗书写青春,用拼搏成就事业,早日成长为国家所需的栋梁之才。

(化学化工学院“就业追踪”实践队)

 

校党委宣传部、团委开设《青春实践路》栏目,旨在展现厦大青年实践风采、总结实践经验、扩大育人效果。欢迎各单位、各实践团队踊跃投稿。联系人:姚东明,邮箱:397586310@qq.com

 

【责任编辑:王志鹏】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