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党的建设 >> 正文
厦门大学组织收看“红色文物青年说”启动仪式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7日 来源:

6月6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央视网、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举办的百集视频微党课“红色文物青年说”启动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我校在思明校区嘉庚四205教室设立分会场,组织师生代表集中收看了“红色文物青年说”启动仪式。我校经济学院2017级本科生张萌参与了该微课程的录制。

“红色文物青年说”视频微党课以“红色文物,青春讲述”为主题邀请全国百所高校大学生讲述100多个红色文物的故事。该活动以“青年人视角、故事化讲述、创新性呈现”为特色,用短视频的方式呈现文物以及背后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性表达与创造性发展,从而更好地帮助青年人理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传承百年大党的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代表在启动仪式上讲述了其中四个红色文物的故事以及文物背后所承载的爱国主义精神。全国三十多所高校的师生代表在主会场出席启动仪式,其余百所高校师生通过直播方式在线观看。

我校经济学院2017级本科生张萌经学校推荐、主办方选拔,作为厦门大学青年代表参与了该微课程的录制。张萌讲述的文物故事是《古田会议纪念馆中的“三个第一”》,故事来自珍藏在古田会议纪念馆的3件文物,分别是人民军队的第一套红军装、人民军队的第一份报纸、人民军队第一个政治建军的纲领性文件。通过3件文物背后的故事,讲述了在古田这片红色土地上,毛泽东等红四军领导人主持召开了著名的古田会议,探索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光辉道路永放光芒的历史。

“红色文物青年说”实现了党史教育方式的重要转变,将党史教育的实践主体从专家和老师变成了学生本人,使“老师讲、学生听”转化为“青年讲、青年听”,并通过融媒体传播手段将大学生的党史讲述推向全国、惠及各地,有效推动党史教育进课堂、进头脑。

据了解,从“红色文物青年说”出发,项目还将衍生出系列红色文化传播和党史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地讲述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以融媒体的方式建立高等院校党史教育学习的补充性教材和辅助性教材体系,服务党和国家。


【责任编辑:张夏】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