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央广网:这群厦大师生要做脱贫攻坚实干家!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5日 来源:


据中国乡村之声报道,从鹭岛厦门飞往雪域高原,翻越高山云海,又在2小时的山路颠簸之后,厦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师生团队在团队负责人谢子勉的带领下来到了目的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周县。一片高澄明净的苍穹之下,帮扶脱贫的歌正在唱响。

走遍雪域沃土,打造知识方法论

虽然在2019年,拉萨市林周县就实现了脱贫摘帽,但在教育、生产等多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做到“脱贫不返贫”,正是厦大学子一行思考的问题。

团队成员们在林周县苏州小学进行了一次讲座,他们讲厦大的历史与精神、海风与沙滩,更由此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去高原外的世界看一看。

台下一双双真切而炽热的眼神,流露出高原孩子们的满满向往。孩子们礼貌的一声声“哥哥“老师”、一次次鼓起勇气举手提问,带给了实践队员们更深的启迪。

在与苏州小学校长一行人共同参与的教育长期帮扶研讨会上,队员们了解到:一些孩子仍会出现厌学情绪,因为家庭离异等诸多因素,甚至还会选择逃学、离家出走。

来自厦大的队员们,在不断地讨论和了解中打造“知识方法论”,将校园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反馈到实际问题的应用中去,“对症下药”采取良方——策划安排长期远程线上师生心理知识讲座和1对1心理辅导服务,也定期安排队伍去到当地,进行当面心理辅导,另外也帮助培养教师心理疏导学生的能力,为校园的运转打造良性循环方案。除了心理辅导,厦门大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团队,还将用我们的线上教育平台,为林周县苏州小学以及当地其他学校的孩子们提供长期远程1对1科目辅导,帮助孩子们提高各方面的成绩。

在林周县的11天时光,队员们不仅仅拘泥于教育扶贫,更走访了藏服、糌粑等生产合作社、牦牛繁育基地以及本土藏香公司等地。产品包装落后、销路不畅、农民并不能很好地掌握现代化技术等诸多问题,都制约着这一片雪域沃土的进一步发展。团队为他们进行了免费品牌包装设计、让他们免费使用团队的病虫害识别系统以及帮助他们把产品销售出去。

多项目“组合拳”,打破贫困壁垒

拉萨之旅结束了,却仅仅代表着这支团队蓝图上的一小站。厦门大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师生团队的脚步却仍未停歇——这是一支整合了电商扶贫、公益教育、乡村旅游等多方位扶贫的学生团队。

电商扶贫项目,免费为农民进行农产品的培训、并负责了后续的产品包装与销售,为老百姓提供了互联网上“摆摊”的我知盘中餐大数据精准助农平台;红树林公益教育平台是一个促进地区间教育均衡发展、扶持乡村教育的项目组,不同于一般的大学生支教团队,红树林公益教育更加注重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推进农村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吃一吃逛一逛品一品”的乡村旅游APP也在筹备运营中,利用信息技术,APP为游客推荐乡村旅游目的地,同时科学合理的规划好旅游路线,从而打开知名度、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这套多项目“组合拳”,正迎难而上,突破壁垒:团队正在联络了52个贫困县,帮助这52个贫困县销售农产品,打通脱贫的最后一公里;贫困县中缺少电脑等教学设备的校园,团队成员帮助协调捐赠,结合已有电子设备,对接团队的红树林公益教育平台,针对孩子们的短板课程量身定制1对1辅导;在多地社会实践之后,细心的团队成员们发现,除了基本的课程之外,对于师生心理诉求的疏解也十分重要,于是,心理辅导课也快马加鞭地补充进来,1对1、1对多的辅导之后,更是培养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疏解能力……

2020年7月9日,国家信访局回函厦大脱贫攻坚团队,信中提到的“让我们继续共同努力,夺取脱贫攻坚战斗最后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既是肯定,又是激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8个省份,138个县市,331个合作社,353份教育合作协议,推广产品1500种,帮助农户3000余户……一串串数字展示着团队成绩,呼应着“实打实让贫困地区老百姓看到收入增长,同时抚育下一代健康成长,打造美丽乡村”的初心。厦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团队负责人谢子勉说:“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将尽我们所能,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走出象牙塔,要做脱贫攻坚实干家!每一滴汗水和每一张笑脸之后,是每一位团队成员对脚下土地的深情热爱。

(记者汪群均 张德富)


【责任编辑:宣传部外宣】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