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厦门日报:161名厦大学子用青春宣讲红色历史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31日 来源:厦门日报

  5月29日,厦门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厦门大学分队成立,并举行授旗仪式。(本组图/本报记者 黄  嵘  摄)

  精彩的演讲获得学生们阵阵掌声。

  厦门大学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党史研究专家陈炳三授课。

  “英雄小八路”队长何明全授课。

用青春创意传承红色基因,以年轻表达致敬百年风华。5月29日上午,由161位厦大本科生、研究生骨干组成的厦门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厦大分队正式成立,为厦门的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增添了生力军。同时,厦门百名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征集活动首场培训在厦大举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传承红色基因

厦门大学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队伍成立及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由厦门大学、厦门市委宣传部指导,厦门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厦门日报社、中国农业银行厦门市分行、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厦门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共青团厦门大学委员会等联合主办,海西晨报社协办。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仪式正式开始。1921年,厦门大学和中国共产党同年而生,这既是历史的巧合,也是救亡图存的时代召唤。1926年,中共厦门大学支部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福建省的第一个党支部。从此,囊萤之光从这里洒向闽西南地区,辉耀福建的革命史。

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徐进功,厦门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蔡廷谦,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樊荣兵等领导嘉宾为厦大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分队授旗;向厦门大学退休教授、党史研究专家陈炳三, “英雄小八路”队长何明全,厦门文史专家彭一万,央视百家讲坛特邀讲师林忠阳等厦门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顾问颁发聘书,并共同按下系列活动启动键。

徐进功说,今年是厦大建校100周年,这里汇聚了一批又一批以爱国报国为己任的优秀共产党员。厦门大学的代代学子沐浴在红色革命精神中,学好、讲好、用好红色历史,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方式,知史才能明道,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共建社会实践基地 弘扬红色文化

启动仪式上,厦大与厦门海堤纪念馆、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厦门总工会旧址、锄山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旧址、厦门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厦门公交集团红色专线等多个红色遗址和场馆共建“厦门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将共同弘扬红色文化。

“得知‘厦门百名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征集正在进行,厦大团委牵头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学生骨干队伍来加盟。”厦大团委书记曾铮介绍说,这些学员来自厦大第十八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十七期研究生骨干培训班,是从三个校区的校院两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中选拔出来的。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队伍,更是一场红色青春的接力。启动仪式后,学员们将组成小分队,除了讲解囊萤楼的红色故事外,还将走出校园,前往合作的实践基地,开展义务讲解。

据了解,厦门大学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系列活动还包括厦门红色文化讲解微视频作品拍摄制作、歌曲快闪活动、录制朗诵节目、开发“云游学史”厦门红色文化景点手机地图小程序等。

启动仪式后,厦门百名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征集活动首场培训举行,顾问团成员陈炳三、何明全、林忠阳及厦大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的马棋栋为厦大学员及通过《厦门日报》报名的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代表授课。

  【声音】

厦门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厦大分队学生代表、厦大囊萤之光研习社成员陈小芳:

展现青春风采

传承红色文化

百年党史波澜壮阔,是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和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作为党员,我很高兴能成为厦门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中的一分子,这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传承红色文化的责任。我们将深入钻研厦门红色资源,向党史专家求教,向史料书籍求实,挖掘红色资源背后每一个生动的故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解党史,向参观者展示大学生的青春活力。

厦门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少年组成员王彦希:

通过讲解

锻炼提升自我

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年讲解员,既是因为我对文史知识充满兴趣,也可以发挥我的主持特长,锻炼提升自我。更重要的是,学习红色知识、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青少年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的必修课。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解,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生长的厦门是一片孕育红色文化的沃土,有很多故事值得铭记。

  【特写】

  “国有召唤 我必回应”

  厦大学子述说军旅生涯

  马棋栋

喊出一声响亮的“到!”身着绿色军装的马棋栋,迈着正步走上台——他是厦大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生,也是一名解放军退役战士,本次作为厦大分队的一员,为在场的所有讲解员讲述了他两年军旅生涯的宝贵经历。

马棋栋提到,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他经受住每天长达11个小时的训练考验,获得了参加资格。在朱日和训练基地接受检阅后,获评了方阵中唯一一名义务兵队列标兵。

“我号召在座的同学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嘉庚精神,用实际行动回报祖国、学校的培养,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奉献出强大青春力量。”马棋栋的演讲激昂澎湃,观众掌声不断。此外,他还讲述了在洪灾前筑起人堤、在大雪中站岗、复学后经过了一年失利考上“南方之强”等励志故事。“在孩童时代,红色革命故事就让我对军人产生了崇高的敬意。”马棋栋在演讲中提到了自己参军的动因。

在台下,报名“亲子档”讲解员的贺程鹏和父亲也对记者表示,青少年时期正是埋下种子的时候,树立正确的爱国价值观,养成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意志品质,将对一生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和孩子都被马棋栋对党和国家的一腔热忱深深感动着。”贺程鹏父亲说。

  “优秀讲解员应是全方位人才”

  金牌讲解员登台指导示范

  林忠阳

授课老师之一的林忠阳是厦门知名金牌讲解员,也曾是央视《百家讲坛》特邀讲师。“一名优秀的讲解员,要会讲、会写、会笑、会跳,应该是全方位复合型人才。”为了更好地诠释这句话,林忠阳在台上激情澎湃地用闽南话唱歌、表演、说顺口溜,精彩且富感染力。

如何让讲解不成为“说教”,让红色故事更吸引人?林忠阳以宣讲嘉庚精神而闻名,培训现场,他以嘉庚先生与母亲相见的场景,将母子二人质朴的闽南话对白,用“一唱一和”的创新形式融入了讲解,还唱响了多首自己原创的闽南话歌曲,表达对爱国华侨领袖的崇敬。林忠阳还分享、唱诵了自己编写的多首诗歌和顺口溜,题材涉及南湖红船、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迁等。“讲解要形式多、内容好,才能让听的人有收获。”林忠阳说。

(本组文/本报记者 赵张昀)


【责任编辑:宣传部外宣】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