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三报一刊 >> 正文
【“三报一刊”】光明日报: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须适应发展“快节奏”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2日 来源:宣传部

在人工智能专业扩招的热潮之下,如何提升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是高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近日,光明日报《教育周刊》连续刊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相关文章,引发笔者共鸣。

顺应产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必然选择

当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更是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在这种背景下,加强人工智能人才自主培养,无疑是推动人工智能及其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举。

我国自2017年起就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人才培养。2017年教育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201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进一步要求“完善学科布局”“加强专业建设”,推进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并发展交叉学科;当年,首批人工智能专业成立。截至2024年,已有622所高校通过了教育部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备案和审批。

从产业发展来看,2024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信息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人工智能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北京一家教育创新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4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发展报告》指出,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AI人才供需比从2022年的0.63降至2023年的0.39,人才供不应求的程度加剧。因此,高校加大这类人才培养力度,是顺应产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必然选择。

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多重挑战

人工智能专业扩招虽是大势所趋,但是培养怎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却是热潮之下更应审慎思考的问题。

第一,行业发展“快”节奏与高校育人“慢”特质存在冲突。人工智能行业技术迭代速度快,从2022年11月ChatGPT问世到2025年1月DeepSeek发布,语言大模型的算法已出现阶跃式提升。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拓展迅速,从工业控制系统、人形机器人到智能驾驶、智慧医疗,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发展。但高校的人才培养天然具有“慢”特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人才培养需要在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设计、师资队伍建设、硬件环境配备等多方面提前做好规划。这就使得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根据行业动态及时调整,尤其是“快”节奏行业,可能学生还没有毕业、所学知识就已过时。

第二,行业发展高要求与培养条件不到位之间存在供需错位。香港中文大学发布的《2024中国人工智能岗位研究报告》显示,人工智能岗位对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工程实践三大硬技能,以及项目实践经验、沟通能力等软技能均要求较高。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教师、先进的设备和资源以及产教融合的专业实践平台来支撑。但是对于大多数高校,尤其是一些地方高校来说,现有的培养条件无法完全满足要求,这就使得所培养的学生难以形成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专业调整与课程设置协同不够。人工智能是融合数学、统计学、神经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涵盖通用视觉、自然语言、认知推理、机器学习、多智能体等多个专业方向。因此,人工智能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重新建构知识体系。但是,当前一些高校为了搭上人才培养的“快车”,只是在原有的计算机专业、自动化控制专业等培养方案中加入少量所谓人工智能课程,缺乏对人工智能专业知识体系的系统性设计。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路径

面对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必须积极探寻改进对策,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第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应对产业变化的动态调整机制。高校在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之前,需要对产业发展趋势进行深度调研,并结合本校办学条件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应系统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教材、软硬件与数据训练集等教学资源,确保高校人才培养能够跟上市场发展和技术革新的步伐。同时,高校应认识到,技术变革的脚步永无止境,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不应只是拥有技术的人才,同时还应具备广阔视野、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等核心素养,以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以教育的“慢”为人才成长与发展蓄力,使其能够适应甚至引领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快”。

第二,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对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变化,行业企业的敏感性要远高于高校,高校应进一步完善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可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实习指导、毕业设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校外导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同时,政府、高校、企业应积极携手合作,进一步扩大优质教学资源,通过汇聚国内外顶尖高校与头部企业的优质课程、项目资源,推动优质资源共享。

第三,提高专业准入门槛,加强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宏观调控。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管理,明确师资配置、硬件投入等方面的底线要求。对于存在“借壳招生”“课程拼凑”等问题的专业,应暂停其招生资格,并建立退出机制。目前,不同人工智能岗位的供需比差异较大,政府部门应帮助高校明确市场需求,避免专业设置“同质化”,构建差异化的“人才金字塔”。同时,高校应进一步改革对学生评价的方式,关注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打造学生个性化成长路径。

(作者:赵婷婷 燕淑娟,分别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


【往期文章】

1.【“三报一刊”】光明日报:程颐、朱熹眼里的科举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480231.htm

2.【“三报一刊”】光明日报:敢为人先 向海图强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481051.htm

3.【“三报一刊”】人民日报:惩治“台独”顽固分子的法治利剑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481521.htm

4.【“三报一刊”】光明日报:整治形式主义的实践逻辑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482291.htm

5.【“三报一刊”】光明日报:将问题导向贯穿事业发展全过程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483321.htm

6.【“三报一刊”】光明日报:王阳明的孝治主张及实践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488011.htm

7.【“三报一刊”】光明日报:以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488581.htm

8.【“三报一刊”】光明日报:城市更新——老街区保护的破局与新生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489171.htm

9.【“三报一刊”】人民日报: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立德树人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489901.htm

10.【“三报一刊”】光明日报:说“浊酒”:从叔夜、陶令到杜甫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490481.htm

11.【“三报一刊”】光明日报:海外田野调查与新时代的区域国别学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490691.htm

12.【“三报一刊”】光明日报: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链创新布局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492011.htm

13.【“三报一刊”】光明日报:汉唐音乐文物与中华礼乐文化的传承发展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492601.htm

14.【“三报一刊”】光明日报:对探索精神的守护,才是教育评价的“元标准”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492911.htm

15.【“三报一刊”】光明日报:文以求“真” 思以致“道”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493681.htm

16.【“三报一刊”】人民日报:开创中国海洋史研究新局面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496262.htm

17.【“三报一刊”】人民日报: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497682.htm

18.【“三报一刊”】人民日报: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金融高质量发展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498352.htm

19.【“三报一刊”】光明日报: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中汲取智慧滋养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498322.htm

20.【“三报一刊”】光明日报:东南亚华人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499922.htm

21.【“三报一刊”】经济日报:为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经验启示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500122.htm

22.【“三报一刊”】光明日报:清末中国新矿种知识启蒙与工业实践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500982.htm

23.【“三报一刊”】光明日报: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501832.htm

24.【“三报一刊”】光明日报:朱子民本思想的内涵及其新意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503592.htm

25.【“三报一刊”】光明日报:有枝才有花 有国才有家

http://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504532.htm

26.【“三报一刊”】经济日报:把坚持问计于民落到实处

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505872.htm

【责任编辑:郭瀛霞】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