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党委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连续五年开展特色党建品牌项目“旗帜工程·党员学堂”(后简称“党员学堂”),工作团队主要由学院党务工作、学生工作、行政支撑办公室等18名成员组成,学院党委书记担任工作团队负责人。学院党委坚持政治引领,通过“党员学堂”的“一重点”“二保障”“三融合”建设模式,扎实开展学生党员“双培”工作,致力于以党建工作促进学生骨干培养,以学生骨干培养推动中心工作发展,将“一融双高”工作走深走实。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旗帜工程·党员学堂”开班式暨“青年榜样”事迹分享会在翔安校区图书馆小报告厅举行
(一)“一重点”: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设计学习内容
五年来,“党员学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学习重点,精心设计学习模块,旗帜鲜明引领方向,确保在学生党员培养与骨干锻炼的过程中牢牢把握“姓党为党”的政治属性,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实重任。
每一期“党员学堂”都紧紧围绕党中央重要指示批示、当下时事热点、年度重点工作展开。2019年,第一期紧紧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设置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代新人”“红色筑梦”四个主题模块开展学习。2020年,第二期根据战“疫”形势,设置“防疫领航”“振气领航”“攻坚领航”“先锋领航”四个学习模块,激发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21年,第三期将厦门大学百年校庆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设置“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四个模块开展学习。2022年,第四期以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设置“思想旗帜”“精神旗帜”“先锋旗帜”“建功旗帜”四个模块进行学思践悟。
今年,第五期“党员学堂”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主线,设置“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四个模块。截止5月底,依托“党员学堂”已开展读书班5次、专题党课5次、校内外研学实践4次,高质量高标准推动主题教育落地落实。
五年来,学院党委共培养考察了1000余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全部参与“党员学堂”学习实践,最终有505名发展为中共党员。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党委书记廖志丹讲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二)“二保障”:强化制度保障与队伍保障,确保党员教育见行见效
学院党委持续完善党建工作机制、优化团队配置,把“党员学堂”系列教育进一步制度化,形成了大抓党建、常抓不懈的“全链条”体系,确保了党员培养的严肃性、纪律性、可靠性。
1.制度保障
学院党委每年初会精心研究制定“党员学堂”学习指南,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设计选课清单,学满32学时予以结业;以专属学习签到卡、统一电子签到码,提交学习心得体会、总结表彰优秀学员等方式来进行规范、考核和激励。此外,学院党委逐步配套制定了学院党委《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施办法》《推进党建工作进学生社区的实施细则》《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学年考评鉴定实施办法》《党费、党支部工作和活动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多项党建工作制度,确保从支部管理、党员管理、社区党建、经费管理等各方面对“党员学堂”的开展予以规范保障。
2.队伍保障
学院党委结合工作实际,在学院党政管理人员、辅导员之外,协调联动了本科生班主任、研究生导师、科创团队指导老师、校内外专业学者、课程思政专家等人参与到了“党员学堂”的课程设计、组织策划和具体落实等工作中。其中,有“八一勋章”获得者李中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校长朱剑英,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学院院长尹泽勇,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二十四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尤延铖等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亲自指导、现场讲授,切实保障了党员培养与事业发展相融合、有成效。
在制度和队伍双重保障下,五年来学院学生党员在“党员学堂”参训率达到100%,其中参与到微党课展演、“本栋火箭”研发实践等重大项目的比例达到50%以上,有力提升了学生党员、骨干的政治理论素养与组织协调能力。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尤延铖亲自指导“旗帜工程·党员学堂”实践课程
(三)“三融合”:学习内容与党务知识、学科发展、实践研学相融合,学生党员党务能力、报国情怀齐提升
1.与基础党务相融合
在“党员学堂”开展理论学习过程中,学院党委特别注重党务基础知识的培训,包括“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专题讲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解读,以及每年定期举办的“党支部建设经验沙龙分享”等,着力打造了一批能力强、素质优的学生党务骨干队伍,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2.与学科发展相融合
学院党委将学科发展历史与现状融入“党员学堂”中,精心开展了“嘉庚一号”火箭研制团队分享会、“总师大家谈”沙龙论坛,校企单位联学共建等与学科特色高度契合的活动。2022年,学院党委依托“党员学堂”承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专题讲座,以及党的二十大代表郑志明“大国工匠思政课”,为所培养的学生党员、骨干注入科技强国的理想与信念。
3.与实践研学相融合
在“党员学堂”中,连续五年由学生党支部组建“空天报国”社会实践队,前往北京、江西、贵州等地开展调研实践,走访了中航一院、三院等18家科研院所和航天发射基地,实践内容涵盖“问天”发射观摩、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发调研等,加深了学生党员对空天事业的认识,培养了一批“又红又专”的学生党员科技骨干。

“旗帜工程·党员学堂”承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中国载人航天”专题讲座
五年来,“党员学堂”已累计开展超270学时的培训,得到了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30余家媒体报道100余次,并于2022年度入选福建省新时代党建品牌,获评厦门大学党建提升与管理创新奖。“党员学堂”已成为学院党委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抓手,更是学院党建、专业和育人工作有机联动的重要工作阵地,切实推动了学生党员“双培”工作的优化创新。

学生党员骨干代表参与“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劳模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
(戴丹妮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