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领航”先进基层党组织】头雁领航 开启双融双促新航程

时间:2023年07月24日

来源:海洋与地球学院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党委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积极探索形成符合学院实际、兼顾学科专业特点、可示范可推广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模式,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锻造成为新时代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力量,为推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优化选拔任用,把好入口

完善制度建设,学院党委定期专题研究,统筹部署学院“双带头人”队伍建设选、育、管、用各项工作,将“双带头人”培育工作纳入学院党建工作规划,进一步规范教师党支部书记选任工作。聚焦“选优配强”,在系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中充分考虑支部书记选拔任用工作,按照“政治素质高、师生威信高、党务工作能力强、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标准选拔优秀党员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聚焦“人才储备”,选拔热爱党务工作、教学科研能力突出、发展后劲足的青年教师党员担任教师党支部副书记或支部委员,将“双带头人”后备人才纳入年轻干部全链条梯次培养。聚焦“跟进指导”,通过党委委员联系支部等方式指导支部建设,引导支部以标准化建设促进规范,以优质化建设提升质量,以特色化建设打造品牌,着力把“双带头人”培育成事业发展的“领头雁”。

(二)深化教育培训,抓好提升

将“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纳入学院年度工作重点,组织开展多层次、全覆盖、常态化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完善考评机制,推动各教师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双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常态化抓好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持续开展党支部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落实党支部书记轮训计划,以专题报告、实践研学、交流研讨、微党课等形式,不断增强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选送“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赴大别山、龙岩、宁德、宁夏隆德和厦门市等地的红色基地开展培训,使学院教师党员在认识社会、服务社会中接受党性锻炼,切实抓好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使“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建工作的内行人。

组织“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赴“马塘精神”主题馆开展实践研学活动

(三)强化示范带动,树好典型

发挥“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等业务工作中的带动作用,不断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和教学科研工作双融合、双促进。搭建交流平台,举办“心怀国之大,情系海之深”主旨论坛,邀请“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做分享。结合专业特色,鼓励各教师党支部以教学和科研为抓手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海洋化学教工党支部持续举办 “院士谈海洋”“党建思政沙龙”等活动,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海洋生物教工党支部等将支部建成移动的战斗堡垒,通过校地共建,打造“党建+科研”“党建+乡村振兴”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海洋生物技术教工党支部、海洋物理教工党支部积极推进与地方企业共建,通过共办技能学堂、共创服务队伍、共建研学基地等,全方位深化校地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等领域的合作。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参与海洋主旨论坛分享

(四)细化激励措施,做好保障

加强制度设计,将党支部书记、委员任职情况纳入教职工年度考核内容、计入年度工作量、给予工作补贴,落实好待遇保障。建立教师党支部书记参与讨论学院重要事项机制,邀请“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列席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等重要会议,围绕党建工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师职务聘任等内容建言献策,推动支部建设融入学院中心工作。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提供场地和专项经费支持,定期购买发放理论读物,在校院网络平台宣传教师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持续做好党支部书记的日常性关心鼓励支持,逐渐形成“政治上有待遇、工作上有平台、发展上有空间、经费上有支持、作用发挥上有氛围”的长效机制,让“双带头人”成为教师愿意“当”且愿意“留”的好岗位。

以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为抓手,切实推动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深度融合、互促互进。

头雁领航,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海洋生物技术教工党支部获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事迹获学习强国专题报道,辐射带动全院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党组织吸引力不断增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副院长张宇于2022年入党。党建品牌逐渐形成,依托教师党支部推出“学史看海”“海洋十年”原创推文获广泛好评。协同护航,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师生党支部“结对子”,支持学生早进实验室,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海化教工党支部人才培养主题的支部立项获校级奖,支部党员牵头项目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全国二等奖1项、省特等奖2项;1名研究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2名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南极奖(总冠军)。创新续航,原创科技成果不断呈现。教师党支部牵头的学术团队,聚焦双碳战略、海洋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海洋灾害预警防控和海洋探测与通信技术等领域开展学术攻关,产出一系列引领性成果。徐鹏、陈仕玺等“双带头人”为代表的科技特派员,助推鲍鱼、大黄鱼等遗传育种和养殖加工技术落地。学院成功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根据2022年“软科”排名,学科总体水平进入世界前30。合作助航,服务社会成效不断凸显。牵头成立福建省海洋经济政产学研用金联盟,助力海洋强省建设。依托教师党支部开展的“嘉庚号海洋大讲堂”3次亮相央视,将海洋课堂搬进大山;运营全国首个海洋媒体实验室,打造“一起云支教”“少年蓝色先锋”“海洋讲师团”等品牌活动,让优秀教学资源惠及中小学生;建设厦门大学海洋科技博物馆,获评“2021年度福建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

“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陈仕玺作为“科技特派员”在宁德鱼排对大黄鱼进行取样

海洋与地球学院党委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