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4日上午,厦门大学2019级开学典礼在上弦场隆重举行。万余名厦大新生戴上校徽,齐唱校歌,诚信宣誓,接受赠书,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厦大时光。校党委书记张彦、校长张荣为2019级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开学典礼上厦大人以多种方式向祖国深情告白。全场万余人一同挥动着手中国旗,齐声合唱《歌唱祖国》。伴随歌声,一面长27米,宽18米的巨型五星红旗,在护旗手的护送下,缓缓进入会场,当国旗从头顶轻轻拂过时,国旗下的新生伸出双手,触摸红旗,指尖的温度与心中的爱国之情澎湃交织。航空航天学院设计研制的海骑兵无人机腾空而起,师生诗朗诵《自强展宏图》铿锵有力,主题图片展《壮丽70年 追梦厦大人》澎湃昂扬……一同述说着厦大师生与国家同梦、与时代同行的豪迈情怀。

典礼上,张荣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勇担强国建设使命》为题发表讲话,他通过一个个厦大先贤、优秀校友的故事,向新生们介绍了厦大。他说,厦门大学始终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在走过了近百年的光辉历程后,仍青春不改、朝气蓬勃,一步步践行、一次次实现着“志怀祖国,希图报效”的宏愿。

张荣指出,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同学们既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大家身上。他向2019级新生提出四点希望:希望大家涵养家国情怀,筑牢勇担使命的精神根基。以学报国,自觉将自己的人生主动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宏伟大业中,努力创造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业绩。拥有全球视野,建立勇担使命的世界格局。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努力通晓国际规则、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培养创新创意思维,发掘勇担使命的动力之源。以创新的精神发现问题,以创新的思维分析问题,以创新的举措解决问题。以 “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科学怀疑、理性批判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先锋。练就过硬本领,提高勇担使命的实践能力。希望大家珍惜宝贵的时间,利用好各种学习条件,潜心钻研,刻苦学习,努力成长为自己希望的自己。

教师代表、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向新生和新入职的同事分享了自己在学习和科学研究方面的体会。他希望大家把握当下,对自己负责;健康向上,立德以行远;紧跟时代,提升自我科学能力、科学素质、养成良好科学习惯,攀科学高峰。
校友代表、1987届经济系校友张宏樑与大家回忆了几段他在厦大求学时,时任厦门市副市长习近平同志对其关心教导的暖心故事:中秋佳节,与他和同学一同话团圆;把自己的军大衣脱给当年需要倒车回家的他;亲自带他到厦门何厝村调研扶贫工作;与他分享自己在梁家河通读三遍《资本论》的情景和感悟;并时常勉励他“自找苦吃”,因为只有“自找苦吃”,才能让思想更加靠近群众,才能让群众更加信赖。张宏樑通过这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与新生分享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教导他的道理,与大家共勉,希望新生求真学问、练就当代大学生的真本领;知行合一、做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干家;立鸿鹄志、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者。
在校生代表、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秘家祥与新生们分享了对“青春”的理解,他希望新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嘱托,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用爱国的青春、奋斗的青春、创新的青春、奉献的青春告白祖国。
新生代表、航空航天学院2019级本科生王泽旭说,厦大校主陈嘉庚“教育兴国”,厦大先贤罗扬才“革命救国”、萨本栋“自强报国”、王亚南、陈景润“科研强国”的梦想都离不开国家。先贤们胸怀祖国的梦想为新时代学子指引了正确方向。作为新时代的厦大人,他立志要传承厦门大学“四种精神”,志存高远,勇于筑梦,树立爱国、报国、兴国、强国之梦,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学好知识,增长才干,逐梦今日,圆梦未来。
来自泰国的海外留学生代表、人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班的学生Jantondeang Pimpan(张含韵)与大家分享了她的学习工作经历,以及她与汉语, 与厦门大学结缘的故事。在她看来,汉语就像一座桥一样,连接着中泰两国的文化,拉近了两国民众之间的距离。她为能成为厦大博士生而感到高兴,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期待,期待着结交各方英才,期待着各种机遇与挑战。
思明校区、翔安校区、漳州校区、马来西亚分校和“嘉庚号”科考船“五地”师生连线,纷纷为2019级新生送上祝福。
典礼结束后,校党委书记张彦在建南大会堂作题为《刻苦学习 追求卓越 以奋斗和担当书写新的人生华章》的入学专题报告,为2019级研究生新同学上了一堂思政课。

张彦以厦门大学“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四种精神”代表人物和事迹为线索,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的进展,介绍了学校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和主要成绩,以及学校独特的文化气质和精神传统。他希望研究生新同学珍惜利用短暂宝贵的在校时光,铭记学校百年历史,弘扬厦大光荣传统,把握时代脉搏,与祖国同频,与学校共振,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一流人才,承担历史使命,引领社会发展。
如何担当起时代重任,成为一流人才?张彦从“立身”“立学”“立志”“立行”四个方面来回答。他表示,立身,就是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立身之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要把涵养家国情怀作为立身之本,将国家需求和个人理想相统一。特别是研究生党员,要在思想上更有觉悟,在行动上引领示范,纠正错误思想,帮助困难同学,在形成健康向上的研究生集体中发挥带头作用;立学,就是要有薪火相传的使命意识,求真务实的学术品格,“自找苦吃”的研究精神和创新创造的研究能力;立志,就是要立报国之志,让心中有能量,立担当之志,让肩上有重量,立笃行之志,让脚下有力量;立行,就是德才兼备,争做知行合一的实干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与研究生“第一堂思政课”同时,学校举行了2019级本科生新生军训动员大会,为期14天的军训正式拉开序幕。校党委副书记、学生军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赖虹凯在会上作动员报告,并为军训团授旗。

承训部队领导、厦门警备区领导,校领导、有关部处负责人、各学院、研究院的党政领导,师生员工代表,新生家长亲友等约12000人参加了当天的典礼。
(宣传部 文/陈浪 曹熠婕 图/庄华 官方微信小夏团队)
责任编辑:黄伟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