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8日上午,厦门大学、龙岩圣诺铜都运营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杭县人民政府共建厦门大学圣诺有色金属研究院合作协议书签约仪式在我校颂恩楼215会议室举行。校长朱崇实、龙岩圣诺铜都运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成武先后致辞。副校长吴世农、上杭县代县长谢海波、龙岩圣诺铜都运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郑俊武代表三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朱崇实首先代表厦门大学,代表出差在外的校党委书记朱之文,对出席签约仪式的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预祝合作成功。他指出,三方在共同发展有色金属产业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合作搭建了校地、校企合作的平台,为企业和地方提供了产业开发加速器,为厦大提供了研发和学生实习基地提供了方便,更有助于将圣诺公司和上杭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与厦门大学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三方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合作层次进一步提升,从而加速有色金属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极大地促进有色金属产业发展。
朱崇实表示,厦门大学将进一步发挥优势,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本着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将学科和人才优势纳入研发基地,为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不断提升研发水平,努力实现校、地、企合作共建的互赢。
郑成武展望了合作的前景。他表示,研究院的成立,是公司提升自身实力的一次难得机遇,公司将高度重视此次合作,抓好经费、项目、责任落实,并以研发平台建设为抓手,凝练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实实在在地解决企业的技术问题,同时,公司将大力支持研究院的建设,不断探索研究院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将研究院真正建设成推动公司创新发展,推动厦大学科发展,推动上杭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创新平台。
上杭县拥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厦门大学圣诺有色金属研究院作为以产学研共建的方式组建的联合体,将构建教学、科研、生产、实训为一体的创新科研基地,为厦门大学更好地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有色金属行业开辟新的窗口。根据校、地、企达成的合作协议,三方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合作共建的厦门大学圣诺有色金属研究院设在厦门大学本部,挂靠厦门大学材料学院。研究院将目标定位于建设国内先进的有色金属研发团队,争取五年内在1-2个领域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十年内将研究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孵化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院的主要职责是及时跟踪有色金属及其相关产业的前沿技术,研究有色金属及相关产业发展趋势;及时开展有色金属及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有色金属及其相关产品。龙岩圣诺铜都运营股份有限公司将投入不少于1.9亿元用于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
研究院的签约是材料学院践行“顶天立地”发展战略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学院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院的发展之要,制定了《材料学院服务“海西”行动计划》。近年来,在高性能陶瓷纤维、固体表面涂层材料及防火涂料、材料设计、金属材料及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在“6.18”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多个项目成功实现了对接。
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吴仁华,上杭县副县长詹崇仁,圣诺公司副董事长郭金龙、总经理林启俊,厦门市科技局局长李伟华、厦门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曾尔曼、我校材料学院院长刘兴军、院党委书记王康平等出席仪式。我校校长助理韩景义主持签约仪式。
( 文/宣传部 陈 浪 材料学院 图/潘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