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台研院:立足两岸创新科研特色立院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9日 来源: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是海内外最早成立的从事台湾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机构。自成立以来,台湾研究院立足两岸和平发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坚持以中央对台方针政策为指导,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深入了解台湾社会实际情况,全面开展对台湾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及两岸关系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一支学术功底扎实、具有较高专业造诣的研究队伍,在台湾研究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以及合作交流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今年五月,台湾研究院荣获由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集体最高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作为2013年厦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先进集体,台湾研究院还曾先后获得“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模范职工小家”、“厦门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厦门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科建设特色鲜明

台湾研究院的学科建设从无到有,目前已经成为海内外学科最齐整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机构,先后入选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培育基地”等。近年来,该院根据学科发展和对台工作的需要,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四大传统学科的基础上,拓展了教育、法律、军事、社会等学科研究,引进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新建了“台湾法律研究所”,重组了以教育、文化、社会为研究重点的“两岸关系研究所”。与此同时,研究院注重各学科交叉融合,通过改革科研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交叉学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建立重大项目跨学科培育制度,立足本院多学科基础研究优势,构筑跨学科交叉融合台湾研究新优势。

致力科研 成果丰硕

台湾研究院成立三十多年来,致力于台湾问题的全面和综合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截至2012年底,全院共出版有关台湾研究的专著、论文集、资料集等25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3000多篇;共获得各级、各类优秀科研成果奖近300项;获科研立项400余项,共获科研经费资助1132万元。近五年,该院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和一般项目8项,国家清史工程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台湾研究中心在教育部的评估中获得“优秀”。近五年来该院在全校文科科研考评始终名列前三位,其中2010年度和2012年度位居全校第一,充分显示出该院在两岸问题研究方面的影响力、强劲的科研实力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最近,台湾研究院正以学校建设“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为契机,拓宽研究领域,提升研究水平,扩大交往层面,力求产出更丰硕的研究成果。

服务大局 主动作为

台湾研究院在进行系统的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开展现实问题的研究,积极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对台工作献言献策,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台湾研究院积极鼓励研究人员服务对台工作大局,扮演好国家级智囊团的角色。近年来,该院每年向中央有关部门上报数十份内部决策咨询研究报告;承担国台办、外交部、商务部、民革中央、团中央等中央部委托项目上百项。该院2008和2012年两次获得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的专函表彰;2012年,外交部也多次发函对该院学者参与涉台外交问题的决策咨询予以表扬。该院专家学者多次应邀参加中央有关会议,直接向中央主要领导阐述对台工作意见和建议,许多意见建议被采纳。同时,台湾研究院积极服务“海西”建设,多次组织到厦门、福州、平潭、泉州等“海西”建设第一线进行专题调研。

为了提出更针对性意见和建议,研究院大力提倡田野调查和蹲点研究,除了率先在台设立“台北研究室”外,还成立大陆第一家台湾民意电话访问中心,跨海获取第一手民意调查数据,及时准确掌握岛内政治生态、舆情民意,多次精准预测台湾选举。在2012年1月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台湾研究院再次交出亮丽成绩,精准预测选举结果,受到相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评价。

人才培养 反哺桑梓

台湾研究院的人才培养包括中青年学者的培养和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两个方面。台湾研究院科研人员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研究院40岁以下教师均为名校的博士或博士后。台湾研究院不仅注重跨专业、交叉学科知识教学,而且也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年轻学者参与田野调查,鼓励他们入选国家和省部级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同时,该院还定期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拓宽学生知识面。目前,已经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已有跨(新)世纪人才2人,闽江学者2人。

该院是大陆最早招收台湾研究硕、博士生的单位,现有中国近现代史、区域经济学、政治学理论、文艺学4个博士点,以及中外政治制度、区域经济学、专门史、中国现当代文学等4个硕士点。截至2012年底,已毕业的博、硕士生400余人,已经成为全国公认的最大涉台工作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对外交流 跨越发展

在“促进海峡两岸学术交流”宗旨的指引下,台湾研究院高度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交流,与海内外学术文化界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截至目前,该院已与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文化大学、中兴大学、台湾中山大学、二十一世纪基金会等数十所台湾高校和学术机构签订交流协议;每年接待大量台港澳及国外来访专家学者及其他人士。近五年来,科研人员及研究生赴境外学术交流、驻点研究近300人次;召开两岸学者共同参加的学术研讨会30余场,学术报告会100余场。

团队建设 温馨和谐

在科研、教学和交流的过程中,台湾研究院工会积极创造良好条件,努力服务全院教工,形成了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台湾研究院工会坚持独立性开展工作,各项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认真为广大教职工服务,切实履行维护职能,热情为教职工服务,成为教职工信赖的“知心人”。每年定期召开二级教代会(教职工大会),涉及重大决策、重要规章制度以及重要活动均通过教职工大会进行审议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促进研究院重大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工会通过建立全院教职工档案,掌握全院教职工的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主动关心教职工的工作、家庭和生活,坚持“五必访”制度,把教职工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协助解决职工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尽量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让教职工能够时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体现了工会组织“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同时,工会着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因地制宜,利用工余时间和节日精心筹划和组织各类有利于教职工身心健康、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让全院职工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去。

经过三十余年的砥砺奋进,台湾研究院已发展为受到海内外广泛赞誉的台湾问题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和文献信息基地,成为首屈一指的台湾研究人才库、思想库和信息库。今后,台湾研究院将不断创新、努力提升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扎实推进台湾研究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新时期谱写“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曹熠婕 综合采写)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