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研究生常熟服务团助力地方经济与科技发展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3日 来源:

7月28日至8月3日,厦门大学校级重点社会实践团队——厦门大学研究生常熟服务团一行12人,在指导老师曾景华高工以及常熟市科技局、常熟市支塘镇党政领导的支持下,到达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展开了为期七天的实践调研活动。厦门大学研究生常熟服务团由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林明华担任带队教师,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孟超博士担任团长,成员分别来自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其中博士3名,硕士8名。本次实践的主题为“厦门大学研究生助力常熟经济与科技发展”。

在调研服务过程中,服务团分为企业调研组、支塘镇工业园区规划组、支塘镇服务业规划组三个小组分别进行,做到小组成员的专业合理搭配、各小组术业有专攻。

第一组由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的同学组成,先后深入明辉焊接、隆成无纺、伟成非织造和银羊电子四家公司进行调研,并通过和工程师进行交流,征得5项企业技术问题,分别为:(1)针刺机振动分析及优化设计,技术委托方为隆成无纺;(2)不规则曲面的匀速磨削系统设计,技术委托方为隆成无纺;(3)铺网机的五轴联动数控的设计与开发,技术委托方为伟成非织造;(4)铺面均匀性的光电检测的研究,技术委托方为伟成非织造;(5)大功率LED路灯驱动的开发与设计,技术委托方为银羊电子。以上五项问题中,部分已跟厦门大学相关教授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其余各项将由服务团负责帮助技术委托方联系相关老师进行对口合作。

第二组由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的同学构成,负责对支塘镇工业园区作出规划。该小组成员在查阅相关文献、拟定粗略提纲、列出查找资料清单的基础上,先后到镇政府档案室、工业园区、建管所搜集相关资料。在此期间,该小组与镇委相关领导多次交流,逐步了解镇政府对于工业园区的设想和初步规划。通过查阅资料、多次沟通,小组成员对工业园区规划的整体思路更加明晰,对园区未来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的优化有了更加具体细致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小组拟定了详细的园区规划提纲,与镇领导协商,将在9月1日之前将工业园区的规划形成系统的文本,反馈给支塘镇领导。

第三组的同学同样来自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负责对支塘镇服务行业的规划作深层次的调查。在实践期间,分别走访了多个服务行业做了调研,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为:(1)参观中国模范村将项村,了解到该村先进规划理念——以农业起家,以工业发家,以旅游旺家;(2)参观支塘镇古镇,了解古镇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古镇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但目前缺少足够的建设和宣传,很多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环境亦还有待于进一步治理。基于几天的见闻,该小组与镇领导做了深刻探讨,对相关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内,他们计划将收集的资料做详细整理和分析,争取对支塘镇的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自己的思考。

此次常熟行,团队成员的深刻感悟是:大学生的实践经验相对于理论知识来说,还比较薄弱,“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七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实践团基本完成既定任务,但是后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行队员们表示,将努力不辜负镇领导的期望,为支塘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常熟服务团 孟超 金娟 林明华)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