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我校生物医学研究院许华曦、张云武教授课题组的一项揭示老年痴呆症治疗的研究成果刊登在美国《神经》杂志上。连日来,这一消息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11月20日,《科技日报》在其头版报眼位置“最新发现与创新”栏目刊发题为“我科学家揭示治疗老年痴呆症‘靶点’”的消息。报道说,“厦门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许华曦、张云武教授课题组一项研究表明,存在于小鼠中的一种名为Rps23rl的基因蛋白可以抑制与老年痴呆症发病密切相关的生化过程。简言之,这种基因蛋白对引发老年痴呆症的病因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这一研究为老年痴呆症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并为解释‘为什么人类会患上老年痴呆症而小鼠不会’这一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11月15日,中新社刊发题为“厦大最新发现:小鼠基因或助人类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报道,详细报道此成果的研究机理和发现意义。同一天,中国广播网、国际在线和香港《大公报》也分别刊发“厦门大学:小鼠基因或助人类治疗老年痴呆症”、“厦门大学研究发现小鼠基因或许能帮助人类治疗老年痴呆症”、“小鼠基因蛋白可助治老年痴呆”的报道。11月20日,香港文汇报刊发题为“厦大研鼠基因蛋白 可助治疗老年痴呆”的新闻。
11月18日,福建电视台、海峡卫视播出题为“厦大科学家最新发现:小鼠基因或助人类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新闻。《厦门日报》、《厦门晚报》等省市媒体也在第一时间刊发“厦大鉴定新蛋白助治老年痴呆 研究成果已发表”、“小鼠基因或可治老年痴呆”的报道。
据统计,截至11月20日,各媒体共发稿13篇。新浪网、搜狐网、新民网、东方网等门户网站均对有关报道进行了转载。
详情请登陆媒体看厦大。
(宣传部 李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