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校离退休教职工共2169人,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35.33%,其中离休113人,退休2056人。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在长期教学科研和管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是一个重要的人才资源宝库。校党委十分重视离退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离退休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对离退休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离退休工作的组织体系,完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离退休教职工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推进涉老组织平台建设,扎实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离退休教职工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在全校各单位党政工的共同努力和离退休老同志的积极参与下,离退休工作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
一是离退休教职工思想政治建设得到加强。各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和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坚持从政治上关心离退休干部,加强理论武装工作。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老党员积极参与“三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广大离退休教职工政治坚定,思想常新,在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支持奥运等重大活动中率先垂范,自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广大老同志还积极参与和谐校园建设与985、211工程建设,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离退休教职工生活待遇得到落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有关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的政策规定。学校先后提高离退休教职工校内生活补贴、率先实施住房货币化补贴并拟于今年底再次提高,较好地解决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问题。各院党委(党总支)及时调整充实本单位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深入细致地做好服务工作。一些单位自筹经费设立离退休教职工基金,帮助困难老同志。青年志愿者协会、乐助协会和爱心社等学生社团,热心为校内外老同志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
三是离退休教职工健康娱乐活动成效显著。学校坚持加强离退休教职工联合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年大学、老年体协、老教师合唱团以及厦门市老教授协会等涉老组织平台建设,在经费、场地和人力上给予保障。各有关单位长期提供场地及教学、健身设备和器材,支持老同志开展经常性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各涉老组织累计吸引老同志四万多人次(包括老年大学累计培养学员1万多人次)走出家门、娱乐身心。
四是离退休教职工“老有所为”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许多离退休老同志继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他们承担或参与了近百项科研课题,出版专著一百多部,获奖近百项。他们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他们关心下一代成长,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引导和科学文化教育。许多老同志还积极投身民办高等教育事业,10多人出任各院校行政主管,150余人受聘专兼职教师。老教授协会所举办的“百名教授百场报告”和“老教授论坛”,在学术界影响广泛,深受好评。
校党委十分重视此次评选表彰工作。离退休处的同志前往各参评单位先后召开了40多场座谈会,广泛征求各单位老同志对评选工作的意见。校评选工作小组先后两次召开会议,按照“做出突出业绩、群众公认”的原则,最后投票选举产生我校离退休工作先进集体10个、先进工作者20名、“老有所为”先进个人50名和学生“爱老助老护老”积极分子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