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龙头工作,学科实力是一所大学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9月24-25日,我校召开2007年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对2007年全国重点学科申报工作进行全面回顾和总结,并就下一阶段学科建设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24日下午,厦门大学2007年学科建设工作会议暨国家重点学科授牌仪式在建南大会堂举行。校领导、校长助理、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学科研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副校长张颖主持。
开幕式上,副校长孙世刚作了题为《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提高研究型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报告,他全面回顾了我校2007年全国重点学科申报工作,并总结了申报工作中取得的可喜成绩和经验教训。孙世刚还把制定各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规划作为近期任务作了部署,他说,各学科要根据本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学术动态,瞄准国家及海西建设的重大需求,主动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制定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加快我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
校长朱崇实作了题为《构筑强大学科平台,打造一流研究型大学》的主报告,报告总结了我校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了目前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报道另发)。
在随后举行的国家重点学科授牌仪式上,校党委书记朱之文、校长朱崇实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化学、海洋科学五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授牌。校党委副书记陈力文,副校长孙世刚、陈国凤,校长助理庄宗明、王巧萍为国际法学、高等教育学、专门史、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动物学、水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环境科学九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授牌。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分成了10组,围绕两位校领导的报告,联系各自学科发展的实际,就下一阶段学科建设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提升学科整体水平的措施、如何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新一轮学科授权点的申报、制定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规划等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25日下午,学科建设工作会议胜利闭幕。闭幕式上,各组组长分别就本小组的讨论情况作了认真汇报。朱之文在听完汇报后表示,学校领导将会高度重视这些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专题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举措,切实解决学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学科建设抓紧、抓实、抓好,努力开创我校学科建设新局面。
关于学科建设工作,朱之文强调指出了六点意见(报道另发)。
朱之文希望,全校各级领导和教师都积极参与到学科建设中来,全力以赴、积极进取,努力开创我校学科建设的新局面。
(李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