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上午,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2005-2006年度奖教、奖学金颁奖典礼在物理馆112隆重举行。萨本栋微机电研究中心大楼(亦玄楼)的捐赠者、朱家忻奖教奖学金捐资人、著名华侨实业家、教育家、机电系系友邵建寅先生及夫人,著名校友、颂恩楼及建文楼的捐赠者蔡悦诗女士与妹妹,原机电系主任朱家忻先生的女儿朱植梅女士,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行政董事庄海滨先生,“89学友”奖学金发起人陈东军,萨本栋教育科研基金会厦门分会秘书、学院关工委副主任许乔臻老师及学院党政领导和100多位学生代表出席了颁奖典礼。颁奖仪式由副院长吴正云主持。
颁奖典礼在雄壮的校歌中隆重开始,学院党委书记赖虹凯首先宣读了表彰决定:洪永强等5名教师,徐晓峰等15名学生分别获得萨本栋奖教奖学金、谢玉铭奖教奖学金、朱家忻奖教奖学金 、林仪贞奖学金、陈炳杰奖学金、萨本栋物理奖教奖学金、“89学友”奖学金。嘉宾代表和学院领导一起为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
已是第17次为学院师生颁奖的邵建寅先生在发言中提出了“大鹏模式”与“火炬模式”,寄语师生在面对困难时,要“积极地求生,韬光养晦,再开始一个更新的路程。”“作为科技人员不抛弃旧的包袱,不摒除旧的习惯,就难以飞上青天;必须放下旧的传统,接受新的理念,才能重新得力。”“火炬的传送有双重意义,第一是道统的传承,第二是文明的先导。科技人员的责任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燃薪有时或尽,但火种却可代代相传,绵延不绝。所以火炬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模式。”邵建寅先生的发言诙谐有力,意义深刻,令在场的全体师生深受启迪和教育。
朱植梅女士深情回顾了朱家忻先生接受萨本栋先生的邀请,克服抗战时期的种种困难,共同创建机电系,逐步把机电系建成有一定规模、有很高教学水平的知名院系的那段历史。如今,当初的很多学生都已经成为台湾众多知名企业的骨干力量,系友们都十分关心机电系的发展,他们有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希望这股凝聚力能够在学弟学妹们之间继续发扬光大。
庄海滨先生转达了陈炳杰先生对厦大85周年校庆的祝贺和对机电学子们的关心,他希望同学们以陈炳杰先生为楷模,认真学习,热爱祖国,回报社会。
获奖代表吴宗钗同学在发言中表示,一定牢记系友和老师们的教诲,付出更多的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不辜负学校、老师们的期望。
最后,陈金灿院长代表学院向嘉宾赠送了纪念品,感谢他们的捐赠助学。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吴宗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