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广袤天地后,我更加深刻认识到,强国建设需青年一代接续奋斗!”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董事在实践过程中发出这样的感慨。从追寻领袖足迹到弘扬嘉庚精神,从赋能地方乡村振兴到传播优秀中华文化……2024年暑假,厦门大学团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集中组织879支团队、9433名学生、539名带队指导老师深入基层、躬身实践,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近日,团省委通报2024年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集体和个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获评为先进单位,一批优秀的实践团队、个人、项目获评优秀团队、优秀先进工作者、优秀个人及优秀成果。
新时代铸就新青年,新青年谱写新篇章。2024年厦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共产出调研报告及实践论文841篇,宣传视频291个。厦大学生的实践风采获得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学习强国等国家级、省级报道341篇,还获得星洲日报、国际日报、印度尼西亚商报等海外媒体报道。通过举办“重走嘉庚路 奋进新时代”风采展及“我把实践故事讲给你听”系列分享座谈会,进一步深化实践育人成效。
筑牢思想之基,以知行合一唱响爱国教育主旋律。“炬火青年”实践队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从富平先行到西影研学、延安践志,用镜头记录所见所闻,以微纪录片的形式展现所学所悟,筑牢思想之基,点亮青春之光;在延安杨家岭,与91岁的厦门集美校友总会永远名誉会长任镜波先生的对话,让“兴青年”实践队深刻感悟嘉庚精神的深远意义;在酒泉发射中心,“空天报国”实践队致敬领袖领航,追溯飞天梦想、践悟航天精神、矢志空天报国;在八闽大地,“寻八闽红树路·守蓝碳生态情”实践队将目光聚焦于福建红树林保护区,实地调研红树林保护和修复的现状与挑战,调研报告获福建省生态协会的采纳;“守护九龙江”实践队则深入漳州九龙江调研生态治理,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发挥专业之效,以创新服务打造区域发展强引擎。从医疗帮扶、义诊送药到推广普通话,“仁心暖疆”实践队以实际行动获教育部和团中央发信表扬;“八闽之芯”科技夏令营在立足福建的基础上,拓展至云南、贵州等地开展公益支教服务,惠及学生达600人;“春申浦水”实践队则调研长江上海段禁渔情况,探讨普惠金融助力渔村转型,调研成果获中国平安励志计划全国创新调研报告奖;在宁夏隆德,“筑梦隆德”博士生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团依托科研优势,以实在的科研成果助力当地肉牛产业发展,深化闽宁协作,得到人民日报点赞;“籽籽同心 文化润疆”实践队则将儿童美育课堂带到新疆,为当地特色产品设计创意包装,团队入选“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团队案例”。

深化交流之举,以特色优势构建海外实践新格局。厦门大学充分发挥“侨、台、特、海”特色和“海峡、海丝、海洋”优势,开展第三期“颉颃计划”海外社会实践,113名师生前往荷兰、德国、新加坡等12个海外国家实地调研,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承办“向海图强”专项活动,联合三十所省内高校,组织近千名学生开展实践,为海洋事业建设注入青春活力。“嘉梦海扬”实践队乘“嘉庚”号科考船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开展“海丝学堂”科教人文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海洋、关注海洋、经略海洋。

接下来,厦门大学团委将继续深化社会实践内涵、创新实践育人途径,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汲取奋进力量,以继往开来之姿,砥砺前行,以青春之姿挺膺担当谱写社会实践新篇章,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厦大力量!
(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