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立德树人 >> 正文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在低维半导材料与器件研究获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1日 来源:

日前,我院康俊勇教授课题组在低维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课题组副教授黄凯与博士生高娜通过在高Al组分AlGaN深紫外发光二极管表面覆盖一5纳米厚超薄Al层,不但没有像传统镜子一样将器件发出的光更多地反射回去,反而巧妙地将器件向侧面射出的光转变形式,穿过Al层,神奇地从正面出射,为解决高Al组分AlGaN深紫外光抽取的难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并有助于加快深紫外光源在水和空气净化、疾病治疗、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相关方法刊登于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的涵盖自然科学所有领域的在线开放刊物《Scientific Reports》(DOI: 10.1038/srep00816)上,以加快人们免费快速阅读和下载。

同时,该课题组副教授李静与博士生臧雅姝则直接在半导体上沉积金属纳米球,通过纳米球四极子与半导体激子的局域相互作用,有效增进宽带隙半导体紫外光发射(Nanoscale, DOI:10.1039/C2NR32906A)。

该课题组在新型太阳能电池研制方面取得的突破(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DOI:10.1039/C0jm03971c),在国际上也得到广泛认可和肯定。其主要完成人吴志明副教授近期荣获国际环境与能源界最负盛名的国际埃尼奖2013年度提名。该奖项是环境与能源研究领域最权威的奖项之一,被比喻为非官方诺贝尔奖,旨在鼓励更多学者研究环境与能源问题,促进创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期高效使用能源。

此外,博士生吴雅苹在课题组博士生陈珊珊关于大面积单层石墨烯制备工作基础上(Nature Materials, DOI: 10.1038/NMAT3207)匠心独运,采用膜状和粒状不同形态结构金与石墨烯接触,实现了对其电导类型和载流子浓度的有效调控,成功地研制出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Small, DOI: 10.1002/smll.201200520; ACS Nano DOI: 10.1021/nn301689m),拓宽了石墨烯在微电子器件制造领域的应用。

目前,康俊勇教授正率领课题组再接再厉,深入开展不同维度不同结构材料研究,以期突破传统材料特性的制约,开发出功能更新和更强的器件。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编辑:刘盼、钟蔚雯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