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师资队伍 >> 正文
第三期“校友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3日 来源:

2011-2012学年小学期,我校继续在漳州校区举办了第三期“校友论坛”,邀请8位校友返校为学子们呈献了一系列精彩的报告,反响非常热烈,收效十分显著。这些校友所从事的行业涉及外语培训、价值投资、光电科技、经济管理咨询、银行金融、葡萄酒、资本投资、信息科技等领域,他们不仅通过自身的从业经历和专业知识,分享了所在行业的前沿信息,拓宽了学子们的知识面,更是真诚地从人生、学习、生活等多个角度与学子们畅谈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跟别人竞争是低层次竞争,跟自己竞争才是竞争的最高形态”,快乐学习教育培训学校总裁、1998级化学系张浩校友从自身求学成才、创业致富的经历出发,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讲述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收获,他建议同学们在假期可以兼职实习以体验社会或旅行以开阔视野,并希望同学们不要虚度光阴。

“青年最重要的是思考大事,若整天都为一些琐碎的小事困扰则无法成就大业”,独立投资人、1988级计算机系陈晓伟校友分享了他对青年创业的三点思考,通过“特质”、“商业模式”、“资源”等三个关键词阐述了创业的深刻理解。

“在创业的过程中,第一阶段是最为痛苦的,面临最艰巨的选择,唯有坚持,才能成功。”苏州恒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1985级化学系余荣清校友将自己的创业过程融合到整个产业的发展大背景,让在场的学弟学妹更宏观、生动地理解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艰难和机遇。他鼓励学弟学妹们在努力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理科学生可以翻阅文史哲的著作,文科学生也要大概了解理工科的基本知识,为今后求职、创业奠定很好的基础。

“惟同学,为少年”,厦门博奕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1985级财金系傅红梅校友通过充满智慧的10句箴言勉励同学们要珍惜大学时光,不仅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需要锻炼思维、情商、沟通等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她亲切地为同学们送上了青春寄语:让青春放肆一些,让笑容灿烂一些,永远保持赤子之心。

创业既要“道”,也要“术”,而且“道”比“术”更重要。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经济研究处、发展规划部高级经济研究员、1979级计统系王春新校友则从黄克立、王少华、李小加等旅港知名校友的故事娓娓道来,与同学们分享了赤子之心、自强不息、抓住机遇、诚实守信、社会责任等五点“创业之道”,并从安全方便、市场机会、创业优势、政府支持程度等方面阐释了“创业之术”。

“酒,乃天之美禄也。”深圳市建文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1987级历史系陈建辉校友则用人的生长历程做例子向大家介绍葡萄生长和葡萄酒的酿制过程,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他强调,大学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积累渊博的学识,葡萄酒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历史的沉淀。

“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好的思维启发辅助工具,希望你们能够尝试着去使用”,夏鼎资本CEO、1979级生物系叶锋校友以一种新奇的ppt播放模式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叶学长以自己多年的经历,对当今中国经济转型下的“危”与“机”做了深刻的分析,以自己独到的眼光和鞭辟入里的分析,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在危机中看到机遇,如何能够在危机中逆流而上,抓住机遇创造自己的财富和价值。

“创业悖论!”厦门部落平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厦门元初食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1984级中文系陈启明校友从如何选择创业时机、创业的条件、如何选择创业的项目、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四个方面为同学们阐释了创业悖论,提出了经典的创业悖论,告诉同学们创业要有健康的成败观、得失心,过程要胜于结果。

2011-2012学年的八场校友论坛得到了“厦门大学德贞社会课堂基金”的专项资助,由教务处与校友总会秘书处合办,在漳州校区和相关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圆满落下帷幕,但校友们富有睿智的讲座,将引发同学们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点燃学习和生活的激情,科学规划大学生涯,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校友总会秘书处 周民钦)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