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引领青年学生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3月30日下午,厦门大学“崇廉尚洁清风气青春有为勇担当”第三届红色剧本杀创作大赛决赛在建南大会堂举办。本次大赛由校纪检监察机构、组织部/党建办、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联合主办,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承办。
校党委副书记孙理,校纪委副书记刘宁,校团委书记张晴,厦门市思明团区委书记罗婧怡,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党委书记陈锦华等学校各有关部门、学院(直属系)领导出席活动。厦门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厦门城市党建学院副院长杜晓明,厦门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王彦龙,厦门团市委学少部部长林哲,厦门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程曼晴,厦门日报资深记者、编辑陈少英等担任评审嘉宾。
本次大赛历时3个月,吸引了来自厦门大学及其他5所高校的80余支战队积极参与。青年学子们以反腐倡廉史实为原型,结合寒假实践调研,创作出60余部原创剧本。他们从尘封档案中挖掘廉政史料,在实践调研中捕捉时代痛点,将“廉洁守则”融入角色生死线,通过沉浸式体验重新定义党课。大赛不仅展现了古代清官的反贪智慧,还将时政热点转化为角色抉择,实地采风解锁廉政教育新姿势,生动诠释了廉洁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内涵。

在比赛现场,各参赛队伍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机制和角色扮演,将廉洁教育融入趣味互动之中,助力廉洁教育入脑入心。杜晓明表示,短短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我们穿越了古今,穿越了革命战争时期,穿越了各行各业。王彦龙认为,“红色剧本杀”是一种守正创新的方法论的自觉。守的是马克思主义之正,创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新。

经过激烈角逐,本次大赛评选出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其中,《赤土青田》荣获一等奖;《南侨征铎》《泉涌迷云》《是否·归春》获得二等奖;《白杨向阳》《荆川迷雾》《墨蚀榫魂》《梁间计》《夜阑遗梦》《静水清缨》获得三等奖;《白杨向阳》《是否·归春》获得最佳人气奖;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创意与创新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公共事务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信息学院、嘉庚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
以青春之名,书清廉之志。“红色剧本杀”已成为厦门大学党建思政品牌,有效发挥了育人功能,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助推清廉校园建设走深走实。本次大赛这些承载着廉洁基因的红色剧本将入驻厦大红色剧本库。自厦大红色剧本库建立以来,受到青年学子的热烈欢迎,每个月均有超过15个支部在剧本库中选本开展“固定党团日”活动。厦大学子还带着红色剧本走入省内数十所中小学,助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为廉洁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注入新的活力。
(文/陈思芃 图/庄华 陈俊宇 张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