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厦门日报:如痴如醉投身学术 掏心掏肺培养人才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郭志超前日辞世,享年71岁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7日 来源:

郭志超(右)和学生交流。

郭志超(左)开展田野调查。

文/本报记者 佘 峥

图/郭志超家人 提供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郭志超前日辞世,享年71岁。这位长着一对飞扬眉毛的男人是如此地热爱生活,他喜欢对学生说:“我每天起床,都充满了惊喜,充满了感恩。咦,你听,小鸟在对我歌唱!”

23日8:30,小鸟依旧在歌唱,郭志超却因为糖尿病并发症安详离开人世。他的亲人、朋友和学生一致形容他像孩子那样纯净和任性,“爱,比谁都爱得深沉;恨,也是如此”。

他的身上也有一些解不开的谜,譬如说,他一生光明磊落、耿直率真,但他宁愿把自己深埋在学术里,始终没有勇气直面自己的病。

郭志超的家人和朋友,将在今天送别他。

为赶学术会议错过治疗最佳时期

23日,郭志超去世的消息传开后,很多人大吃一惊——印象中,郭志超气壮如牛。他的老邻居还记得他当年放出的豪言:“我家加工牛皮,我是吃牛肉长大的,谁有我的身体棒!”

这可不是吹牛,厦大教工运动会,体重150斤的郭志超,跳出1.5米高度,常年位居全校跳高第二名。

昨天,他的亲人痛心地说:他的离去,原本可以避免的。2月底,郭志超的儿子郭航发觉父亲有点不对劲,为他测了血糖。郭志超对血糖仪这么麻烦的玩意不以为然,他也不吃药,认为自己可以通过运动和饮食来控制血糖的高低。测试结果让郭航大吃一惊:血糖高达20毫摩/升(正常血糖在6毫摩/升以下)。他马上为父亲预约专家门诊,不过,最后还是被勒令取消——3月初,在泉州有个关于闽台民俗的会议,郭志超是主讲人之一。郭太太说,丈夫心里明白,如果当时去看病,就要住院,耽误那个很重要的会议。郭志超如愿赶上学术会议,却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期。

带着人文情怀从事人类学研究

这是郭志超身上最矛盾的地方,他敢直面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事,譬如说,田野调查的艰苦等,但却没有正视自己的病。

他在学术中“麻醉”自己。他的朋友朱家麟说,前年,厦大医院医生给他打电话抱怨说,郭志超很不像话了,他要赶快来做个小手术,但医生根本找不到他——郭志超从不用手机。

朱家麟找到郭志超的家,郭志超说,他手头有个课题,完成后再到医院也不迟。郭志超家,连阳台都放满了书。等到郭志超写完论文,慢悠悠地到医院后,医生怒了:“你再来迟,就要去透析了。”

在学术上,有人把厦大人类学研究称为南派,郭志超是厦大人类学研究第三代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南派的特点是,把历史、人类、考古、语言、民族学等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这正是读历史的郭志超的强项。他专长于中国东南民族史、人类学研究方法、闽南文化等,畲族研究颇有造诣。

郭志超的学术还被认为有个“文如其人”的特点:拥有人文情怀,重视对底层文化、底层百姓的研究。从某种角度看,郭志超所做的研究,是传统文化的复兴工作,他一直在寻找传统文化的基因,为的是加强中国人的自我认同感。

讲课“眉飞色舞”,把讲台当成舞台

小雨(化名)2008年考入厦大人类学系,大二的时候,郭志超成了她的老师。和很多考入人类学系的年轻人一样,小雨当时对人类学还懵懵懂懂的,不过,在郭志超为他们上课后,包括小雨在内的大多数人都迸发出对人类学的热情。

小雨昨天说,他讲课真的是“眉飞色舞”,因为他的眉毛是往上扬的,他上课的声音还忽高忽低,感觉他把讲台当成舞台了。

郭志超还有一个秘诀,早上上课不吃饭,从8点讲到12点,他认为,饥饿能激起斗志。

总之,作为老师的郭志超,似乎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小雨说:“他让我们觉得学术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人类学太有趣了!”因为郭志超,小雨的硕士专业也读了人类学。

尽管只上了一学期的课,但是,小雨一直记得这位特别而有趣的老师。她说:“他抖着眉毛跟我们说,我每天起床,都充满了惊喜,充满了感恩。咦,你听,小鸟在对我歌唱!”

厦大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李晓霞,硕士时选修了郭志超一个学期的课。她昨天说,她一直记得他的一句话:女孩子给自己最好的嫁妆是一书架的书。她说,她准备也教给女儿这句话。

“从没见过对学生如此掏心掏肺的老师”

郭志超的一些学生,昨天从全国各地赶回来送老师一程。但是,这可能是郭志超不喜欢的。郭太太说,丈夫17日住院,交代说谁都不通知,他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

钟毅锋跟了郭志超6年,从硕士到博士。他说:“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对学生掏心掏肺的老师。”

钟毅锋读博士时,按照规定,要在期刊上发表两篇论文,时间还没到,郭志超已经为学生操心论文选题了,哪知钟毅锋不动声色地发表了一篇。钟毅锋说,当时老师高兴坏了。

这几年,郭志超一直希望钟毅锋能出版博士论文,他甚至说:“论文电子版给我,你什么都不要管,我帮你联系出版社,帮你修改,你说好不好?”

当然,郭志超的脾气不是从来都这样好。每次学生做得不够好,迎接他们的是郭志超的暴跳如雷。郭太太有一次心惊胆战地看丈夫把学生骂了个狗血淋头,因为学生的标点符号用错了,他生气地说:“我不是你的小学语文老师!”

奇怪的是,郭志超的学生似乎对老师的坏脾气毫不在意。他的学生潘峰说,我们都知道,他的责骂都是对的。

人物名片

郭志超(1949年-2019年)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曾任厦大人类学系副系主任,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特写

学生眼中的郭志超:

壮硕的外表下

有颗柔软的心

熟悉郭志超的人都知道,这位壮硕的男人有颗柔软的心。他会为家庭贫困的学生买电脑,春节还给学生发红包。但是,他从不愿意占学生一点“便宜”。钟毅锋看到老师喜欢打篮球,但连装备都没有,便花了40元买了一套篮球运动衣,不料被郭志超大骂一顿:“我穿学生买的衣服,这不相当于没穿衣服吗?”

平时,郭志超不时要拎回一堆菜,原因是他见不得日暮西山后路边仍在卖菜的小摊小贩。郭航说,有一年台风到来前,父亲看到一个农妇还在卖地瓜,就把一麻袋地瓜全买下来,让她赶紧回家。

2011年10月一次台风,学校停课,小雨和同学抱着面包,在厦大南门遇到眉飞色舞的郭志超,郭志超说:我要去南普陀山上摘小花,你们去吗?

郭志超应该不只去山上摘小花。他还做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现在厦大人类博物馆前的大榕树,据说是郭志超种下的,每年,榕树都会掉下一些籽,长在墙角,这些是要被挖掉的。郭志超就把它们移植——先在家里培植,然后移植到南普陀山上。这还没完,他时不时还得背水去浇灌。

朱家麟说,早年,郭志超还是厦大义务搬家队队员,哪位老师要搬家,叫上他即可。他还向朱家麟炫耀自己的功夫:搬家具上楼,中途要休息,如果把家具放下后要再搬起来,众人还得发力,郭志超就蹲下身,用背顶着柜子,做临时支架。

郭志超坚信运动可以控制血糖,他几乎天天去鸿山公园爬山。郭太太说,他发现一段路不好走,竟然在今年春节前跟人讨了水泥去铺路,还加固了一些危险的石头。

小雨说,得知郭志超离世,她们宿舍的人在笑泪交织间回忆他,虽然很悲伤,但是,也有很多笑点。

她说,所有的人都记得郭老师的一句话:“生前不必久睡,死后必会长眠。”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