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海西晨报:捐赠文化聚爱厦大 嘉庚精神世纪流芳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6日 来源:海西晨报

100万元,在昨日厦大2.38亿元、1亿元、5000万元等受赠数额中显得有些小,可是当这位1952级生物系校友林毅雄89岁的遗孀徐明慧教授拄着拐杖登台时,全场人不约而同地起立鼓掌。那一刻,不管是嘉庚先生的后人,还是嘉庚精神的传人,都深深为之感动、为之肃穆。

而外界“为什么厦大人特别爱自己的母校”“为什么校友捐资助校成为习惯”的疑惑,也能在此找到答案——厦大人的爱校、捐资基因无疑来自校主陈嘉庚。

“生平志趣,自廿岁时,对乡党祠堂私塾及社会义务诸事,颇具热心。”就像陈嘉庚的自述,1894年,他在年仅20岁时,就拿出辛苦赚来的2000元在家乡创办了惕斋学塾,这也正是他1921年筹办厦门大学演讲词中所说“不待富而后行”的真实写照。之后,他更几乎以一己之力创办厦大、运营厦大,其“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的豪情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厦大人。

在昨日揭幕的“重走嘉庚路 致敬新时代”主题展览中,厦门大学首次从捐赠文化和感恩教育的独特视角出发,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建校百年来厦大人及社会各界传承嘉庚精神、弘扬捐赠文化、持续感恩教育的成果。我们可以看到,群贤楼、颂恩楼、王清明游泳馆、钟林美广场、李张治华等以校友名字命名的41栋楼宇秀立思明校区芙蓉湖畔、山海之间;翔安校区里,爱礼楼、文宣楼、希平楼、黄朝阳楼等层见叠出;还有上百个由1979级国贸系全体同学、1986级“凤凰花季”、1988级校友联谊会等以集体名义成立的各类捐赠专项基金项目,都汇成爱校荣教的滚滚洪流,润泽着厦大师生的心田。

“谁欤普渡驾慈航?鹭江深且长,充吾爱于无疆。”校歌第二段的大爱与慈悲与第一段的求知与不倦,成为造就南方之强的双轮马车,培养了40多万德才兼备的厦大人。随着校歌的不断传唱,厦大人感恩的基因也因不断积淀而愈加厚重。

不只是厦大人,还有徐明慧教授、厦大1945级台湾校友蔡祖枚的遗孀王琼璎、1941级林言校友之子林遵瀛等,他们都不是厦大人,却胜似厦大人,都希望能延续丈夫、父母等亲人对母校深切的爱。徐明慧说:“一只萤火虫的光是微弱的,但无数只萤火虫在一起,就能发出明亮的光,温暖这个世界。”(许蔚菡)


【责任编辑:宣传部外宣】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