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多所985院校陆续公布首届强基生转段名单。厦门大学部分院系也公布了2020级首届强基计划硕博转段拟录取情况。从已公布的数据看,厦大首届强基计划学生整体的转段比例高达90%。
强基转段,就是强基生学籍转段,指的是通过强基计划招收的学生结束本科阶段的学习,转入研究生阶段或直接攻博,进行继续深造。强基计划转段的学生,仍要通过9月正式推免系统进行确认,因此强基转段大致可以理解成更为人熟知的“保研”。根据规定,强基转段高校只能是本校。
有声音认为,这些转段数据使得强基生的去向更加明确,或许将拉高2024年强基计划的报考热度。
数据 厦大强基计划转段比例为九成
2020年,国家取消原来的自主招生形式,改为强基计划。强基,顾名思义就是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强基计划作为高考招生的特殊类型,开拓了考生录取名校的新途径,受到广大家长及考生的关注。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多所试点高校陆续公示2020级强基计划转段名单,首届强基生硕博衔接专业明确,强基生的“出路”也随之明朗。
例如,厦门大学各院系近日公示的强基计划转段数据显示,厦大确认108名2020级强基生通过强基转段考核。2020年,厦大强基计划的招生计划数为120人,校方未公布实际录取和报到人数。若按120人计算,厦大首届强基计划的转段比例为90%。
根据当年的招生简章,厦大强基计划在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哲学等6个专业进行招生,此次转段后的学院包括化学化工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信息学院、哲学系、生命科学学院。
再比如,北京大学本部2020级强基计划转段公示名单599人。2020年,北大强基计划共录取842人,其中医学部基础医学录取33人,推算本部共录取809人。粗略计算,北大本部强基计划转段比例约74%;上海交通大学公示的首届强基计划转段名单130人,其中硕士生仅2人,直博人数128人,占总转段人数的98.46%。上海交大2020年强基招生计划210人,转段比例约61.9%;东南大学首批强基生81名,75名强基生顺利通过转段考核,成功进入东南大学相关硕士或博士专业继续培养,总转段比例92.59%……
从目前已公布的数据看,首届强基生绝大多数都选择了转段继续深造,转段比例约在55%-93%之间,部分高校直博比例较高。由于当年首届强基计划“遇冷”,部分院校首届计划数招录不满,因此实际转段率应该会更高。
预测 明年强基报名或将迎来新一波热度
强基转段,是免试攻读。强基生只要符合转段要求,大三就能申请免试攻读本校研究生,甚至直博。
以厦大2020级物理学强基计划转段办法为例,该校2020级物理学强基生均需参加转段学业考核,通过考核自动获取申请转段资格,经本人申请并经过研究生招生环节考核,可在本科毕业、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后转段至本校物理学科或物理相关学科攻读研究生。转段考核以面试的形式举行,学生需进行个人学业情况汇报及学术创新成果汇报。考核不合格的学生退出强基计划回归普通班培养。
从其他几所高校公布的强基生硕博转段方案看,转段条件主要有几点:无挂科,达到相应的绩点、学分和排名要求;通过转段学业考核;英语四级或其他同等标准。部分院校对科创、艺术体育、学院夏令营活动经历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等有要求。例如,厦大物理强基生转段就要求学生需参加过科创项目,如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或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中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或课题组科研工作等,才具备参加转段考核资格。
根据规定,强基转段只在本校内进行,部分院校的强基生转段占用了校内保研名额。因此,有声音认为,在如今考研竞争压力不断增加的环境下,随着高校强基学籍“高转段率”的出炉,明年强基计划的报名有可能将迎来新一波热度。
2024级强基计划预计将于明年4月份启动,优秀学子可多加关注、科学规划、做好准备。
解析 哪一类学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就是为了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和重大基础学科需求输送后备人才的一项国家培养计划。
那么,强基计划究竟适合哪一类学生报考?
每年的招生季,厦大招生办都会专门做强基计划招考政策解读。用厦大招生办的话说,符合“三有”的学生才适合报考强基计划,“三有”即有兴趣、有志向、有天赋。原因是:基础学科的研究具有长期性、艰苦性、连续性,如果没有兴趣,那基础学科研究会变得枯燥无味,也很难做得长久;如果志向不远大,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也很难坐得住“冷板凳”,扎扎实实搞研究。
根据近三年各高校的招生简章,可以报考强基计划的学生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是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即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任一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一、二等奖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导报记者 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