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厦各高校学生代表认真倾听。

宣讲代表分享自己的奋斗故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推动青年大学生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委教育工委、厦门市文旅局、共青团厦门市委、厦门市社科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3年在厦高校“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暨“学习新思想 争做好青年”对话会,15日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子东出席活动。
在厦高校“三爱”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各主办单位和在厦19所高校精心组织、有力推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学习体验、主题宣讲、先进模范学习宣传、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主题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服务等6大类活动,有效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更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同时,为进一步激励青年大学生延续“三爱”传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火热实践,主办方还重点围绕“学习新思想 争做好青年”主题,举办“青春·在路上”“奋斗·有梦想”“爱国·担使命”三场青年对话会,邀请多位对话嘉宾和青年代表与厦门各高校与会大学生进行真诚、有价值的人生“对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厦门市将着力把爱国主义教育各项任务落深落细落实,不断引领青年大学生自觉把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把人生意义与祖国发展对接起来,努力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数据
据悉,今年共有131个活动项目列入2023年在厦高校“三爱”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总体安排。为总结活动成果、挖掘工作亮点,主办方根据项目主题、创新度、影响力、实效性等方面展开综合评估,评选出优秀项目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组织奖5名。活动现场,主办方为获奖单位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名片
在厦高校 “三爱”主题教育活动
在厦高校“三爱”主题教育活动是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际行动,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有效载体,是深耕高校思政工作的闪亮名片。
该活动着眼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牢牢抓住高校思政工作这条生命线,紧紧围绕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主题,坚持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全市广大青年学生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为推动厦门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活动自开展以来,各单位、各高校精心组织、密切配合、主动作为,纵深推动“三爱”主题教育活动走深走实,活动有声有色、有力有效。经过连续15年的创新实践,该活动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的特色品牌;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已成为厦门青年大学生的精神底色。
特写
与榜样对话 向先进学习
真理之光照亮理想之路,青年一代坚定远大理想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在当天对话会的第一板块——“青春·在路上”,主办方特地邀请到《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采访实录受访者——厦门大学校友张宏樑与青年学子对话。作为新时代的理论宣传员,青年学子该增强哪些方面的素质?张宏樑给对话青年提供了自己的思考。他说,理论从实践中来,要想真正理解吃透理论,就要肯做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比如说《资本论》很难学,但是如果你去做大量的经济调查,你就会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有更深的理解,当你再回头读原著、学原文,就能加深理解,宣讲时,也能让听众得到很好的理解。”张宏樑说,青年学习理论一定要知行合一。对话会上,他还给青年学子们推荐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通读这两本书,不断提升理论修养。
“奋斗·有梦想”对话环节邀请的三位青年,是厦门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毛延廷、南海舰队退役士兵王晴格以及同安区汀溪镇汪前村党总支书记助理傅晓滨。毛延廷分享了厦大支教学子努力将教育与爱的种子播撒在贫瘠的土地,不放弃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努力为他们筹集助学金的感人故事。巾帼不让须眉的王晴格,讲述她以学姐为榜样,积极参军入伍、投身国防,克服海上晕船等种种困难,成为一名合格海军战士的故事。而傅晓滨则分享了他扎根基层一线,为做好群众工作,不断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创新方法,成为一名成熟大学生村官的过程。他们用自己的生动事迹,展示当代青年的“奋斗”姿态,现场青年学子深受启发。
在“爱国·担使命”对话环节,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先进空天动力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嘉庚一号”火箭研发团队负责人朱呈祥对如何面对学业和事业上的阶段性困境和瓶颈,提出看法和建议。“未知和挑战是人生的常态,大家应该坦然面对。”朱呈祥说,他认为当代青年大学生要培养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的眼光,“国家的航天事业更是如此,航天工作者要有长远的眼光,航天事业才能领先一步。”
福建省青少年体育学校教练、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举重冠军邓薇说,每次目睹五星红旗在赛场冉冉升起,她明白爱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运动员时刻放在心中为国争光的信念,“每次想放弃时,拿下金牌为国争光的念头就是像一股无形的力量,再次把我拉回来。”邓薇还给青年学子送上暖心建议。她说,大学生活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希望青年学子珍惜大学生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广泛培养兴趣爱好,遇到困难和挑战保持积极心态面对,挑战自我、突破极限,努力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文/本报记者 邬秀君 图/本报记者 林铭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