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地方媒体 >> 正文
厦门晚报:聚力“大思政课”建设与AI深度融合 “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厦大发布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31日 来源:厦门晚报

厦大师生上思政微课《囊萤之光 红色八闽》。 厦大供图

29日,“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建设2025年工作推进会(南部片区)暨全省高校学生“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优秀传统文化”寒假社会实践总结展示活动在厦门大学举行。

现场发布《全面推进“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建设(南部片区)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该行动计划由厦门大学协同南部片区各成员单位共同制定,提出了十大举措,包括强化资源供给,打造“闽南红色研学走廊”;聚力数智赋能,将“大思政课”建设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等。该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进“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建设,加快构建区域特色、福建风格的“大思政”实践育人体系。

当天,厦门大学12个二级学院与南部片区12个研学点签署共建协议。

“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试点建设于2023年启动,着力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大中小学一体化研学实践资源平台。过去一年,厦门大学全面推进“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建设走深走实。目前,研学点位建设扩充至129个,实现厦、漳、泉南部片区全覆盖。

据介绍,厦门大学设计了向海图强、空天报国、生命探秘、文化传承、乐智天地、光影世界、生态家园和人文厦大八大研学模块,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发力、协同育人。厦门大学还立足厦门、扎根福建、辐射全国,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共同签署闽宁协作“大思政课山海情”行动计划合作协议,将“大思政课”育人新模式融入闽宁协作伟大事业;同时,依托“嘉庚”号科考船打造跨洋越海的“海丝学堂”,迭代升级“行见八闽”海外“行走的思政课堂”,持续向世界讲好福建故事、中国故事。

小记者“重走嘉庚路”

构建“三维育人模型”

29日,本报小记者也“亮相”了——集美区“诚毅小记者,重走嘉庚路”入选“行见八闽”大思政研学实践创新实践案例材料汇编。

2024年,集美区教育局联合厦门晚报社开展“诚毅小记者,重走嘉庚路”活动,创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品牌项目,通过实地走访嘉庚先生走过的足迹,沉浸式研学实践,推动嘉庚精神与红色基因的融合传承,培育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接班人。

沉浸式体验红色剧本

创新廉洁教育新路径

昨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课在厦大进行。此次“崇廉尚洁清风气 青春有为勇担当”红色剧本创作大赛,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党员学习教育提供了沉浸式、体验式主题党课创新模板。

大赛于2025年1月面向全市高校启动,吸引6所高校80余支队伍近500人参赛。参赛者以反腐倡廉史实为原型,结合寒假实践调研,整理、创作、改写出60余部原创剧本。历经初赛、复赛,10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昨日的决赛。

在数个月的创作过程中,青年学子或通过梳理史料,以历史上的廉洁之锤敲响今人心中的警钟;或直击大众关注的时政新闻,书写廉洁文化的时代答案;或通过扎实的实地考察,亲身接受廉洁文化的洗礼熏陶。

(记者 郭文娟 通讯员 戴佩琪)

【责任编辑:宣传部外宣】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