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资产与后勤事务管理处(以下简称“资产处”)坚持聚焦主题,一体推进学查改,引导干部职工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推动作风建设与民生服务互促共进。
坚持开门教育,办好民生“暖心事”
“过去,这里抢车位比抢红包还难,现在停车位充足,停车再也不用‘拼手速’了!”居住在凌峰片区的老师们,对最近完成的老旧教工住宅改造工作赞不绝口。
这正是资产处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实际行动的生动例证。
面对老旧小区改造“公要馄饨婆要面”的难题,资产处坚持“开门搞教育”,广泛听取居民诉求,多次深入老旧教工住宅实地勘察、现场交流,协调各方力量,科学制定并实施改造方案。在老旧小区硬件改造的同时,积极推进电梯加装、燃气管道建设、绿化景观提升、适老化改造等“一次改到位”,避免反复开挖的“拉链路”既扰民又因重复施工造成浪费,实现“安全升级、景观焕活、适老宜幼”三重蝶变,惠及近1400户家庭,真正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紧盯急难愁盼,打造宜居“安心窝”
“独立卫浴,干湿分离,一线海景!”不少入住新修缮宿舍楼的厦大学生在小红书上晒图。
宿舍居住条件一直是学生关切的话题,资产处也将学生宿舍改造列入此次学习教育整治的重点项目之一,积极争取资金加快推进学生宿舍修缮,思明校区芙蓉9号、凌云1号学生宿舍竣工在即,翔安校区学生宿舍外墙、南安园区11-13号学生宿舍、海韵3号及7号学生宿舍等也将启动修缮。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资产后勤处提前部署、科学谋划,利用寒暑假抢抓工期进行修缮,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影响。在保证改造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服务,提高学生入住后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深化数字赋能,撬动服务“提质效”
“您好,我是厦小资,是厦门大学资产与后勤事务管理处打造的AI智能助手。”近期,资产处智能服务助手“厦小资”已启动测试。当师生进行提问,智能助手能够迅速识别关键词,将问题“智能分诊”至资产后勤处相应的业务板块,实现信息检索、政策咨询、办事服务等多样化需求的“随心问”与“满意答”。
这种“指尖上的服务”已延伸至校园每个角落。“最美校园e起巡”校园日常巡查小程序即将上线,不仅将把一线干部从“埋头填表”里解救出来,也将改善传统报表制度导致的各部门“信息孤岛”现象,实现数据实时共通、问题闭环管理。同时还能引入师生主体参与校园管理,打造“全员参与、共建共享”的校园治理新格局,持续提升校园育人环境。
资产处以学习教育为契机,在依托数字技术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的同时,还将进一步优化现有的采资一体化和试剂耗材平台,持续助力基层减负、部门增效,切实将改进工作作风转化为服务基层的实绩实效。
抓实调研问诊,疏通治理“梗阻点”
问题找得准、根源挖得深,学习教育才不会落空。资产处坚持刀刃向内,聚焦重点领域和环节,对照上级清单深入查,结合典型案例精准查,持续加大查纠力度,进一步细化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

5月7日、9日,资产处针对人才周转房、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教职工密切关切的问题召开了3场专题调研会。“试剂耗材平台的设计是否能再简化一些?”“工程修缮流程可否再改进一下?”资产处建立动态整改台账,对可即时解决的问题立行立改;对需协调推进的事项,明确整改期限与责任分工有序推进,并及时向老师反馈进展情况,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没有休止符,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资产处将始终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准则,深入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理念,坚持“师生有所呼,我们有所应”,通过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积累民生改善的质变,展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效,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贡献力量。
(资产与后勤事务管理处 周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