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海风海浪依旧,厦门却已旧貌换新颜。厦门早已不再是那个偏远荒芜的渔村,不再是那个炮声隆隆的海防前线,她已蝶变成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一座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
在福建教育系统新思想青年学生百人宣讲团成员、厦门大学硕士生于亚楠饱含深情的宣讲中,在场师生仿佛亲眼见证鹭岛四十余年的蜕变历程。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5月25日下午,福建教育系统新思想青年学生百人宣讲团“思想探源之路”主题线路首场研学宣讲活动,在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开讲。本次活动由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主办,中共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委员会承办,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和厦门自贸片区税务局协办。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石红梅教授,厦门自贸片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颜宝康,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洪晓萍,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副馆长徐翠红、赖文燕等出席本次活动。来自福建教育系统新思想青年学生百人宣讲团、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研习社(厦门大学)学生代表和厦门自贸片区税务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以“勇立特区潮头 探寻思想之源”为主题,一场场精彩的宣讲在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开讲。来自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罗礼太副教授领学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与师生们共同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与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故事。于亚楠题为“一张蓝图绘就美丽厦门”的宣讲,向大家阐述了厦门探索中国特色自由港的发展之路。厦门大学硕士生黄雅彬从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手书的明信片“远亲不如近邻”讲起,以深田社区的近邻党建为例,娓娓道来近邻党建全面加强党的坚强领导的“厦门样本”。福州大学研究生林欣妍描述了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特区实践,生动展现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为人民”的价值取向与“靠人民”的政治智慧。闽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邢书滔在题为“与“光”同行——特区建设中的青春力量”的宣讲中,以陈智松、舒婷等人在厦门的青春故事,生动阐述了厦门在一代又一代青年“敢闯敢干、自信自强”的精神的影响下,从海滨小城到经济特区的光辉历程。
在点评环节,厦门大学团委副书记晏振宇副教授以“立标、立志、立本、立人、立命”总结同学们的宣讲,并表示当代青年必须责无旁贷扛起时代使命,积极主动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当中去。

在“思想探源之路上的福建担当”研学环节中,石红梅担任主持人,和三位受访谈人从不同视角进行思想探源。徐翠红为大家讲述纪念馆建成的故事;厦门自贸片区税务局团总支书记林典莉动情讲述了在高质量提升发展进程中争当税收“排头兵”的生动实践;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王仪谈到,厦门经济特区敢想敢试的精神给予一代代青年源源不竭的力量。

与会人员还一同参观了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
主题宣讲“声”入心,在与会青年心中激起阵阵回响。“我们将更加坚定目标,凝心聚力为厦门经济特区发展贡献更多税务力量。”来自厦门自贸片区税务局的江晓萍如是说。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研习社刘思明同学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要勇于担当,为厦门特区建设贡献青年力量、绽放青春光彩!”
作为宣讲活动总策划,石红梅表示,活动精心设计宣讲、座谈与参观各环节,引导青年深入了解四十多年来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这将促使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中国好故事。
据悉,本次活动为福建教育系统新思想青年学生百人宣讲团“思想探源之路”主题线路研学宣讲的首期活动。下一步,该系列宣讲活动将继续聚焦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青年成长等主题等持续开展,紧密结合福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的优势,阐释好、宣传好新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生动实践。
(文/武艺娟、冯歆然 图/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