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激励和引导我校中青年教师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开拓创新,9月21日上午,学校召开“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座谈会,邀请全校各类高层次人才代表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厚植人文情怀”主题座谈交流。校党委书记张彦出席并讲话。副校长江云宝主持。
江云宝传达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重要精神,介绍了我校近年来人才人事工作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他表示,厦门大学始终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高度重视人才人事工作。近年来,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人才人事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未来,学校将从人才管理、人才引育、聘任聘用、人才评价、资源配置和激励服务等方面深化改革,实施新时代卓越人才战略,打造新时代卓越人才体系。

与会专家学者结合自己求学、工作的经历,从自身的学科背景出发,谈了对科学家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对“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的理解和感悟。大家一致认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集中体现在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方面。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就要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于人先,追求真理、严谨治学,团队合作、协同攻关,甘为人梯、奖掖后学,共同弘扬优良作风学风,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把科学的精神和奋斗的作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同时,大家也对学校做好人才人事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张彦在发言中表示,伴随着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科技始终发挥着救国、兴国、强国的历史重任。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科学家,离不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滋养和驱动。厦门大学有着深厚的科学精神积淀与人文传承,在新的时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家精神的新指示、新要求贯穿到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各方面,继承和发扬学校优良传统,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让“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追求和自觉实践,努力打造一支担当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重任的人才队伍。
张彦强调,全体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科研报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弘扬家国情怀、担当作风、奉献精神;要服务国家战略,勇于开拓创新。始终坚持学习研究,提升专业水平,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在解决国家“卡脖子”重大瓶颈问题上担当作为;要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师风。坚持立德为先、诚信为本,真正把学问和人格融合在一起,自觉锤炼品德修为,涵养道德情操,恪守人格和科研底线,教育和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要建设先进厦大文化,提升南强品位。坚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养健康高雅的工作、生活、运动、休闲方式,以美滋养心灵,以文化提高素养,创造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继续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人文精神,推动作风和学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为教师和科研人员潜心科研、拼搏创新提供良好条件保障和氛围支持。
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徐进功,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孙理,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部分入选国家级人才称号的专家学者参加座谈。
(文\图 宣传部 陈浪)
责任编辑:陈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