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6日下午,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订暨战略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今后,我校与中国航发将深入贯彻中央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在产学研、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三大方面展开战略合作,努力建成“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航空发动机基础研究网络,共同培养航空航天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发”)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方勇,我校校长朱崇实在仪式上致辞,中国航发副总经理陈少洋与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赖虹凯代表双方签约。中国航发两机专项总师、科技委主任、我校航空航天学院院长尹泽勇,我校党委副书记林东伟,中国航发总部党委书记陈锐,总经理助理罗湘源,两机专项副总师、研究院院长刘廷毅,以及双方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陈少洋主持仪式。
李方勇表示,中国航发是2016年新成立的大型国有军工骨干企业,是国家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的实施主体,具备完整的军民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及其衍生产品的研发制造体系与试验检测能力。中国航发秉承动力强军、科技报国的责任与使命,十分希望联合航空工业领域的多方力量共同致力于航空发动机的自主研发,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厦门大学高度重视与中国航发的战略合作,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精诚团结、密切合作,切实落实好战略合作协议的各项建设任务,共同助力我国航空航天事业。
朱崇实说,厦门大学是全国最早办有航空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航空航天相关学科是厦门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重点之一。他特别感谢尹泽勇院士在推动校企双方战略合作、支持厦大航空航天学院建设等方面做出的努力。
朱崇实指出,中国航发与厦门大学开展战略合作,是厦门大学航空学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相信有了中国航发的鼎力支持,厦门大学航空学科必将在未来焕发新的活力,厦门大学一定要扎实推进校企战略合作,落实好各项具体合作任务,与中国航发一起,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乃至我国航空航天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根据协议,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双方将共建联合研究机构,为相关研究团队提供长期、可持续的支持和保障。中国航发支持我校相关实验室建设,双方联合攻关,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中国航发支持我校航空发动机相关学科建设,双方建立学术联盟开展学术研讨,并相互支持或联合申请和建设国家级研究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航发每年在我校组织专场招聘会,设立我校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中心等。双方联合培养博士,开展高端人才培训,共建国外基地,与国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此外,双方还商定共同成立合作委员会,规划双方合作战略。
双方还根据战略合作协议,拟定了近期的工作计划,在签约仪式结束后的战略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与会人员就工作计划展开了交流讨论和务实对接。
(文\图 宣传部 陈浪)
责任编辑:陈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