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0日上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专题会”社会科学学部专场在经济楼召开。校党委书记张彦、校长朱崇实等学校党政领导参加会议。
受社会科学学部主任翁君奕委托,我校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洪永淼首先做学部工作汇报,从概况、机遇与挑战、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撑条件几方面,系统阐述了社会科学学部的发展情况,指出了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遇到的问题和破解难题的具体措施,并提出了学科发展的几点思考。他说,厦门大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发展水平,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综合实力的核心支柱,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持。
洪永淼指出,社会科学学科跻身世界一流,需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撑:精英师资队伍,特别是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一流人才,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充足的教学科研经费投入;鼓励学科交叉与协同发展;支持国际交流合作;良好的政策的导向与支持。他表示,作为厦门大学传统优势学科,我校的社会科学学科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内涵发展,增强学科竞争力,努力跻身世界一流的行列。
法学院、知识产权研究院、南海研究院、公共事务学院\公共政策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研究院、台湾研究院、南洋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体育教学部、管理学院\财务、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负责人就各自学院的工作特色与成绩、“双一流”建设目标与具体举措等做了补充汇报。大家认为,我校社会科学学部相关学科发展优势和特色明显,下一步,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改造传统学科,优化学科结构,内引外联,加强协同创新,加快国际化步伐,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朱崇实表示,一流学科建设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厦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部有13个一级学科,它们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校一流大学建设水平的高低,希望社科学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加大投入,深化改革,挖掘潜能,把学科建设做好做扎实。
朱崇实就社会科学学部做好一流学科建设提出几个要求:
一要建设一流的师资。要推进博士后制度改革,提升博士后队伍质量,推动博士后研究人员成为学校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科研项目团队的生力军和师资储备的主要来源。要面向全球,加大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二要打破现有院系固化的学科建设模式和运行管理方式,鼓励跨学科交叉合作和协同发展,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三要加强硬件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硬件设施,使它们发挥最大效用。
四要高度重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以评估为契机,全面梳理总结学科发展成就,凝练学科发展方向,优化学科布局。
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学部相关学院、研究院党政负责人,系主任,学科带头人等参加会议。
(文\图 宣传部 陈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