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要闻 >> 正文
【“双一流”建设工作会】提振精气神 激发新状态 努力形成人文学科“厦大学派”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9日 来源:

5月19日上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专题会人文与艺术学部专场在颂恩楼召开。校党委书记张彦、校长朱崇实等学校党政领导参加会议。会议由朱崇实主持。

人文与艺术学部主任陈支平首先做学部工作汇报。他说,一流人才、交叉协同和支持投入,是厦门大学人文学科实现世界一流建设目标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要聚焦这三个因素,更好地瞄准国家需求,发挥地域优势,集中资源投入,汇聚一流人才,发展优势学科。

人文学院、外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国际学院负责人就各自学院的工作特色与成绩、“双一流”建设目标与具体举措等做了补充汇报。与会人员围绕主题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我校人文与艺术学部相关学科历史悠久,基础实力雄厚,但目前面临着发展后劲不足,高端人才缺乏,有专家缺大师等问题。国家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以及“双一流”建设,给我校人文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应当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学部内各学科发展的关联性和系统性,立足原有优势,提振精气神、激发新状态,重点引进、重点培养,建好队伍,争创一流。

朱崇实表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人文学科的一流不可或缺。希望人文与艺术学部要增强危机感,以清醒的头脑应对当前的机遇与挑战,以实干的精神,立足特色,加强、巩固原有优势,建设一流的人文学科。

朱崇实就人文与艺术学部做好一流学科建设提出几个要求:

一要建好队伍。相比其他学科,人文学科的发展更要强调“人”的因素。要加强院系两级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增强干事创业本领。要充分激发青年教师进取心和竞争意识,精益求精,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要做好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二要做好学科交叉和融合。要下大力气,突破现有学科壁垒,实现学科交叉和融合,以教学上的交叉促进科研上的交叉,要搭建文科创新平台,聚集高端人才,强调国际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三要做好国际化。要加强与台湾高校的联系,共同阐扬中华文化,努力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发出厦大的声音,提出厦大的主张和方案。

四要保持优势、发展特色、聚焦重点,集中力量,选准主攻方向,努力做出一批可以称得上精品,具有传世价值的重大成果,加强话语权建设,努力形成“厦大学派”。

五要加大投入,完善人文学科的评价体系。

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人文与艺术学部委员,学部相关学院、研究院党政负责人,系主任,学科带头人等参加会议。

(文\图 宣传部 陈浪)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