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24日,厦门大学95周年校庆棒球对抗赛在思明校区上弦场举行。台湾大学和厦门大学棒球队队员以球会友、切磋球技。我校校长助理谭绍滨、体育教学部主任林致诚、体育教学部党总支书记郭琼珠,台湾大学体育部主任康正男教授参加开球仪式。逸夫中学、瑞景小学、实验小学棒球队队员到现场观摩。
谭绍滨表示,棒球运动在台湾非常普及,深受大学生喜爱,竞技水平也非常高。棒球运动集智慧与勇敢、趣味与协作与一体,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完美结合”。希望两岸的棒球爱好者以此次比赛为契机,以球会友、增进感情,享受棒球运动带来的快乐和健康,同时吸引更多的两岸大学生加入到棒球运动的队伍中。

康正男表示,棒球运动深受大学生欢迎,也是两岸高校交流的很好方式,希望两校以此次球赛为契机,搭建学生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两校更多方面、更深层次的交流。
虽然天气阴雨连绵,球场上的运动员却热情不减,在这场以交流友谊为主的比赛中,球员们激烈角逐、尽展风采。最终,厦门大学棒球队获得优胜。
厦门大学于2003年开设棒垒球选修课,并于2009年4月组建福建省第一支大学生棒球队,经过近几年发展,棒球队已经成为我校重要运动队之一。
(学生记者 郭欣)
链接:台湾棒球发展史
台湾的棒垒球运动源自于日本的殖民统治时期,1897年已经有驻台银行职员开始玩棒球,但当时尚无完整的器材和攻守阵容。1906年3月,位于台北的“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中学部”成立了台湾史上第一支有史料记载的棒球队。
据台湾大专体总的老师调查统计,现在台湾171所高校中有100所(约占65%)以上开展了棒垒球课程,在这之中有属于自己的棒球场的大概有50所。从1976年第一届台湾大专院校棒球联赛(也就是现在的UBL)以来,参赛队伍由最初的5支,发展到现在的65支,此项赛事也成为了目前为止台湾高校中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比赛。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台湾的高校中棒球和垒球的发展几乎是平行的,但现在大部分的高校当中开展垒球更为广泛,因为垒球相对于棒球更为安全,速度和节奏也相对较慢,规则更为简单,所以在学校中的参与度更高;而棒球仅仅只是校队和系棒球队,以及在体育系的选修课中出现,而在绝大多数的学校中,公选课中是没有棒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