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9日下午,学校在科艺中心音乐厅召开新学期布置会。校党委书记杨振斌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校长朱崇实对上学期工作进行总结,对下学期重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朱崇实首先总结了上学期工作。他指出,过去一学期,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圆满完成了上半年的工作目标。
朱崇实在布置新学期工作时指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新学期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总结集中轮训经验,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持续推进制度的废改立工作,推动践行群众路线常态化长效化;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选好人、用好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要总结分析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师队伍管理;要以项目建设和拓展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继续做好统战、工青妇和离退休工作,凝聚共识、强化合力;要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朱崇实重点就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与合作、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对外交流与合作、改善办学条件、加强财务工作、改善民生条件、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等十个方面的工作要点做了说明。
人才培养上,本学期将继续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探索建立激发学习积极性的专业分流机制,进一步推进专业建设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生培养方面将启动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重点推进博士生配套培养经费改革,同时在导师队伍建设上将试行导师指导能力评估工作。加强医学教育仍是本学期人才培养的一项重点工作,本学期将召开医学教育工作大会,继续改善医学学科的教学科研条件,加强医学部与各附属医院的交流、融合。
在科学研究方面,要继续推进科研管理体制和评价激励机制改革;持续推进若干重大科研平台基地建设;积极争取科研经费,力争实现2014年到位科研经费达10亿元的目标。
学科建设上,要继续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力争实现医学学科博士授权点的突破;完善学科评估体系,开展学科评估研究和调研,拟定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自我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对接、制定和完善国家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计划方案,保质保量完成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
队伍建设上,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制定人才队伍团队建设规划,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规划,同时健全教职工培训体系;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落实50岁以上教师主要从事教学的制度安排,开展高层次人才绩效评估工作,将重点支持一批人文社科领域优秀青年人才;要继续推进人事聘任聘用制度改革。
对外交流合作方面,要继续做好马来西亚分校建设工作,力争明年能够投入使用;要加强孔子学院建设;做好厦门大学纽卡斯尔联合学院筹建工作;进一步落实“G50战略伙伴计划”。
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也是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之一。除了做好学校综合改革有关工作外,将继续组织抓好规章制度清理和简化办事程序工作,同时还将开始“十三五”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
杨振斌对新学期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制度建设和加强教师行为规范的教育管理摆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三要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调动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党团组织等多方面积极性,形成德育工作合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师生的基本遵循;四要凝心聚力推进学校综合改革,要按照务虚会的部署要求,有序、有力、有效地推进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的编制工作,团结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聚精会神、聚焦聚力,共同将学校的综合改革事业推上一个新台阶;五要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弘扬正气、正风肃纪,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校园氛围。
校领导,校长助理;院士(含在厦双聘院士)、文科资深教授;校党委委员、校纪委委员;在任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中央委员、省市主、副委、统战团体全国委员,学校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负责人;副处级以上干部(含选培办);学院、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系主任、副主任,团委书记、副书记,辅导员;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国家教学名师;部门工会主席;校学生会主席、研究生会主席;附属医院、附属学校代表参加了会议。
(宣传部 文\赖炜芳 图\庄华)
视频链接:http://tv.xmu.edu.cn/show-6-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