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将依托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建设中国-东盟海洋学院。1月18日下午,中国-东盟海洋学院项目技术评审会在科学艺术中心4号会议室举行。会议听取了我校地学部主任戴民汉教授代表学校做的建设方案汇报,与会的外交部、财政部、教育部,福建省外办、省海洋与渔业厅、财政厅、教育厅等单位的负责人及评审专家组对项目建设方案给予了指导,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详细了解情况和充分讨论后,评审专家组一致通过了建设方案。校长朱崇实、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洪亮、福建省外办主任宋克宁等出席。
朱崇实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评审组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由衷感谢与诚挚欢迎。他指出,建设中国-东盟海洋学院,对推动厦门大学海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将极大地推动厦大与东盟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这是厦门大学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海洋学科发展和国家对外交流合作的一件大事。能承担这样的国家项目,厦门大学感到特别自豪与骄傲。
朱崇实说,厦门大学非常荣幸能够在九十几年后,回到校主陈嘉庚先生当年创业的马来西亚建设分校,这是历史的回馈。学校为建好中国-东盟海洋学院这个国家项目已做了充分准备。今后,厦门大学将把这个项目作为学校最为重要的事情,集全校之力抓好抓实,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给予指导和帮助,感谢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学校将认真研究并消化落实这些意见和建议,把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融入学院的建设中去。
洪亮表示,当今的世界,对外海洋合作的重要性凸显。建设中国-东盟海洋学院,是顺应我国未来发展,全面建成海洋强国目标的需要,也是探索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外交道路的有力举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厦门大学与东南亚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地缘优势明显,学校开拓创新氛围浓,海洋学科实力雄厚,具备建好这所学院的资质。希望在充分论证、精心设计的基础上,把这件好事办好办实,稳妥推进。外交部等牵头单位将与厦门大学密切配合,做好后续工作,共同把这所学院建成一所国际一流的学院。
财政部行政政法司涉外处副处长黄敏捷、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涉外办学管理处副处长王义代表本单位发言,充分肯定了该建设项目的积极意义,表示将做好项目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工作。
本次评审会专家组由中国海洋大学赵美训教授、于志刚教授、中山大学何建国教授、北京大学周力平教授、华东师大周云轩教授、南京大学高抒教授和同济大学翦知湣教授组成。赵美训教授担任评审组组长,主持评审环节并宣布评审结果。
宋克宁主持评审会,我校副校长邬大光、校长助理谭绍滨、张建霖及相关部处和学院负责人与会。
据了解,“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是由我国出资设立的海上合作专项基金,总额30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支持我国与东盟国家开展海洋经济、海洋科技与环保、海上互联互通、海上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中国-东盟海洋学院建设项目是合作基金全国首批入选的18个项目之一。
中国-东盟海洋学院依托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建设,是分校有机组成部分。它立足马来,面向东盟,集教学、科研、培训和政策咨询等功能为一体,以培养海洋专才为核心,涵盖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同时,围绕海洋学科各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专业培训、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等公益性业务。未来将建成亚洲一流、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东盟国家海洋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基地,中国与东盟国家海洋科教文化合作交流基地及东盟地区首屈一指的海洋科技与管理培训基地。
项目目前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将于2014年启动建设,2015年初步建成并启动招生,2016年完成首期建设。2021年全面完成。届时,中国-东盟海洋学院将拥有专任教师80-100人、在校各类学生1200-1500人,并具备每年1000-2000人的培训规模。
(文\图 陈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