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要闻 >> 正文
《长征组歌》唱响井冈山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9日 来源:

坐在革命老区的礼堂里聆听来自改革开放前沿的高校师生唱红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两天,这一幕就在井冈山上演。10月26日—27日,正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6周年之际,“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厦门大学《长征组歌》专场音乐会”分别在井冈山大学学生会堂和吉安市艺术中心举行。

吉安市委副书记刘义硚,吉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连根,吉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庐琦,井冈山大学校长张泰城,井冈山大学党委副书记金桂英,副校长肖长春、吕玉华,我校党委副书记林东伟、党委宣传部部长徐进功及学生处、艺术学院负责人等共同观看了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吉安市委市政府、井冈山大学对此次演出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精心部署,井冈山大学还成立专门工作组,制定工作手册,从演员食宿、交通等方面给予全方面支持和保障,确保了演出的顺利进行。

两场演出反响热烈,观众情绪高涨。我校参演师生以饱满的激情、精湛的演技和动情的歌声深深打动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当每段音乐戛然而止时,观众席中都会爆发出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演出结束后,受观众热情邀请,指挥还多次返场,加演了《保卫黄河》、《茉莉花》、《东方红》等经典曲目。

张泰城表示,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在这个特殊日子里,井冈山大学的师生坐在“自家”学生会堂里,聆听来自改革开放前沿的厦门大学师生倾情演唱长征组歌,心灵的震撼无与伦比。“厦门大学用了一种新的形式,对民族优秀艺术作品进行了弘扬和传承。《长征组歌》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情感的三者有机结合,是一部高水准的校园文化精品。”

吉安市民张先生和妻子一同观看了在吉安市艺术中心的表演,每当自己熟悉的旋律响起时,他都会跟着台上的演员小声合着。他说,厦大师生对《长征组歌》的精彩演绎,让我们瞬间回到了那个血雨腥风、炮火连天的岁月,“现在,长征在年轻人的心中已有些模糊,厦大以这样的形式带领观众重拾长征记忆,感悟长征精神,耳目一新且深入人心。”

26日晚,在井冈山大学演出结束后,我校还和井冈山大学师生代表进行座谈,畅谈观看感受,共话长征精神,并就节目内容等征求意见。

《长征组歌》创作于1965年,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长征的艰难历程及其彰显的伟大精神,被誉为中国合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2012年底,我校着手改编和再创作这一经典曲目,在10首歌曲保持不变的基础上,融入了朗诵、交响乐、多媒体投影等艺术手段,特别在朗诵词的创作上进行了新的尝试,使《长征组歌》更具时代感和感染力。

今年4月5日,厦大版《长征组歌》正式亮相,半年多来,这一经我校改编的中国经典交响合唱组曲已举行了十一次公演,先后登上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马来西亚雪隆嘉应礼堂、福建大剧院、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厅、厦门市闽南大戏院等舞台,受到广泛好评,引发热烈反响。

(文/图 宣传部 李 静)

同步新闻:

参演师生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28日上午,我校《长征组歌》参演师生走进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缅怀瞻仰革命烈士,接受井冈山精神的红色洗礼。

当天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青松肃穆,翠柏低垂。160多名《长征组歌》参演师生共同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并向数万名浴血井冈山、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们鞠躬默哀。

合唱团成员、我校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2011级本科生李俊杰说,此次井冈山之行,让自己对《长征组歌》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悟。“今后,再唱起《长征组歌》来,我会融入自己更多的情感和体会,而不仅仅是背歌词、哼旋律。”

这名90后小伙子深信,只有融入了情感的歌唱,才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也才能既感动自己又打动观众。

(宣传部 文/李静 图/陈联文)

视频链接:tv.xmu.edu.cn/show-7-429.html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