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日上午,一批教师通过预约与校长朱崇实吃了顿早餐,在近三个小时时间里,大家边吃边聊,既有对学校发展的建言,也有对个人工作、生活的“吐槽”,朱崇实则耐心倾听、一一记下并给予诚恳的答复或解释。
名为“校长有请”的早餐会当天首次启动,这一被视为“校长有约”姊妹篇的活动,“邀请”对象是我校在职教职工,目的是听取他们对学校的意见建议,参加人数为20名,通过网络自愿报名随机抽取产生。早餐会将按专任教师专场、党政管理干部专场、专业技术人员专场和离退休教职工专场四个类型进行。与“校长有约”一样,每次的“校长有请”早餐会现场,除了朱崇实外,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也会在场。
看到“校长有请”的通知后,海洋与地球学院副教授汤凯便报了名。3日一大早,汤凯从五缘湾的家里赶到思明校区教工餐厅,“主要是想借此机会了解下学校发展的方向、定位、规划等。”
在这位30出头的年轻老师看来,了解学校发展思路很重要,“个人的发展规划、发展空间等要和学校整体的发展轨迹相匹配,要做到心中有数。”
当然,汤凯也带了自己关心的问题前来——他希望学校正在进行的教师职务评聘改革在执行过程中能出台更具体的意见,使其更具操作性也更清晰。
早餐会进行到一半时,汤凯把这个问题“抛”了出来。朱崇实微笑着点头肯定了他的问题,并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表示将请人事处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汤凯对朱崇实的答复很满意,他相信接下来这个问题学校会有所考虑。
像汤凯一样,其他参加早餐会的十几名教师也都带来了各自关心的问题,有对自己生活遇到困难的倾诉,有对学校学科建设的忧虑,也有对自己所在学院发展的关心……但令他们感动的是,整个过程,朱崇实都耐心倾听并一一记下,能当场答复的便马上给予明确说明,不能当场答复的则叮嘱在场的职能部门负责人会后仔细研究并予以反馈。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古泉说,“在这种面对面交流中,真切感到了校长的平易近人和真诚,希望这种沟通能长效化、机制化”。
其实,在朱崇实的心里,“与教师共进早餐的想法早已有之。”他表示,今天的早餐会只是个开始,今后会定期举行。同时,他也希望,“校长有请”早餐会能成为学校与教师沟通的一个良好渠道。
(宣传部 文/李静 图/庄华)
视频链接:tv.xmu.edu.cn/show-6-426.html
同步新闻:
校长有约 共话美好厦大
11月2日上午,第二十一期“校长有约”活动在思明校区举行。校长朱崇实同20名研究生共进早餐,畅谈交流。校党委副书记林东伟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开始,材料学院陈荣逸同学首先提出,现在后勤集团多是提供生活设施的维修服务,而缺乏专业维修教学科研一线设备的师傅,这给广大师生带来较多不便,非专业人士的维修对仪器设备也是一种无形的损害,能否改进。朱崇实对此建议给予了高度评价,当即要求学校有关部门考虑并组建相关的人员队伍,提供服务。
随后,研究生们结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经历,积极踊跃地向校长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既有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不便,也有自身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困惑,有的同学还向学校献言献策,希望厦大能够发展得更好更快。从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台港澳交流机会到为毕业生寻求更多就业渠道,从增加图书馆的书包柜到改善宿舍的热水器,从丰富食堂饭菜的口味到增加运动场所和设施……校长认真听并仔细记录,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起,就每个问题都给了详细回应。

活动持续了三个小时,临近结束时,朱崇实再次感谢同学们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给予的理解和支持,感谢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他说,大家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校资源的不足上,不管是学习场所、锻炼场所的增加,还是生活设施的完善,学校都还有大量的事情要做,既要加大投入,更要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大家提出的改进意见和建议都很好,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学校会认真吸纳这些意见和建议。每个厦大的同学都是优秀的,都具有自己的专长和优势,也都有一颗爱厦大的心,学校应该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更加充分的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更多同学投身到校园管理中来,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共建美好厦大。
(文\图 陈浪)
视频链接:tv.xmu.edu.cn/show-8-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