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要闻 >> 正文
“飞豹”之父陈一坚院士回母校做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5日 来源:

10月15日上午9点,我校杰出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豹”飞机总设计师陈一坚在我校科学艺术中心三楼报告厅做题为《军用飞机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的专题报告。报告会前,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赖虹凯代表学校为陈一坚颁发我校兼职教授聘书。报告会由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洪永强主持。

陈一坚院士围绕“军用飞机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这个中心,分别向大家介绍了战斗机的划代、未来战争的主要模式、国外对于一下代战斗机特征的研究等问题。他揭示了战斗机划代背后的科学意义和政治因素,具体分析了下一代战斗机特征、性能,重点介绍了隐身飞机的科学意义、隐身的方式、隐身的一些技术难题。同时,他也对今后国家如何继续推进航空技术快速发展,成为“航空强国”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报告中,陈一坚院士对各类飞机型号如数家珍,对飞机特征相关数据信手拈来,彰显了一代大师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专业内涵。听完报告后,学生们纷纷结合讲座内容和自身学习经历向陈一坚院士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或涉及国家航空事业的发展趋势,或涉及“飞豹”的研发和设计,或涉及学生自身的择业与就业,陈一坚院士都一一给予回答。

报告会后,陈一坚院士还与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航空系师生代表交流座谈。物理机电学院航空系系主任林麒向陈一坚院士汇报近年来厦大航空系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陈一坚院士充分肯定了厦大航空系近年来所取得成就,并为学科今后发展提出具体建议。同时,陈一坚院士还与航空系的同学分享了自己设计研制“飞豹”战斗机的经历,鼓励航空系学子刻苦学习,肩负起时代责任,为我国航空事业做出贡献。

(文\曹熠婕 图\庄华)

视频链接:tv.xmu.edu.cn/show-8-403.html

校友陈一坚院士简介

陈一坚,男,1930年6月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飞机设计专家。1949年进入厦门大学航空工程系学习,后因全国院系调整转学到清华大学。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从事飞机设计工作40余年。曾参加歼教一、强五、运七、中国“飞豹”等十多个型号的设计和研制,是中国“飞豹”飞机的总设计师。他曾任所长、总设计师;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现任中国航空工业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北航、南航、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职。被誉为“飞豹之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一坚院士长期从事飞机设计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参加了10多个型号飞机的设计和研制,为我军航空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飞豹”总设计师,他打破旧的设计规范体系,采用诸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使飞机达到国家要求的战术技术指标,并组织81个厂、所成功地完成研制任务,填补了我国此机型的空白,现已成批生产装备部队。任职期间,先后主编出版的设计手册2套,先后出版译著3册。

任职期间,陈一坚院士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荣立一等功2次、被评为部级劳动模范等。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