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要闻 >> 正文
暴风雨中,我们众志成城——厦门大学防抗热带风暴“西马仑”纪实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1日 来源:

在“苏力”台风过后的第6天,第8号“西马仑”热带风暴再次正面袭击福建。持续十几个小时的大暴雨,又恰逢天文大潮,我校校园积水严重,多处山体滑坡,部分实验室仪器被淹……在这场严峻的风雨考验面前,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同心协力,共渡难关,积极投入抗险救灾中。

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截至20日中午,学校排涝已基本完成,供电系统、网络基本恢复,实验室危险品均转移至安全地带。同时,学校组织资产与后勤事务管理处、基建处、后勤集团等部门,加强隐患排查,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目前,学校已基本恢复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

未雨绸缪 筑起防抗第一道防线

第8号热带风暴“西马仑”在太平洋生成以后,校防汛防台领导小组立即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紧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18日上午,学校发出《关于做好防御第8号热带风暴“西马仑”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全校各单位立即启动防台风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值班,做好安全隐患的自查、巡查,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认真落实防台风防洪的各项准备工作。校党委书记杨振斌、校长朱崇实就防抗此次热带风暴工作做出具体部署和要求。

18日下午,按照校防汛防台领导小组的要求,校防汛防台办再次要求各相关职能部门加派人员对校内公共场所、水库、排洪沟、在建工程施工工地等重要部位和地段进行重点巡查,及时排除隐患,严防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防汛防台办同时调集雨衣、雨鞋、头盔、应急手电等物资备用。

全校各单位积极行动起来,严阵以待:学生处在全校学生公寓楼内张贴防台风公告,全体辅导员在18日中午之前深入到学生宿舍中,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安排空房间床位,做好人员应急转移。校图书馆、信息与网络中心成立护馆队、网络监控团队、主机房紧急响应团队等若干应急队伍待命;资产与后勤事务管理处、后勤集团加强高危地段和地点的排查并加强了抽水房、配电房和高压站的值班;保卫处对学校各主要道路和重要场所应急救援通道进行清理整顿,确保发生突发情况时应急救援车辆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同时再次检查滑坡风险地,制作了提醒通告并准备了警戒带等物资……

关怀支持 提供抢险救灾有力保障

7月18日晚,“西马仑”在福建漳浦登陆。受其影响,厦门市及周边地区出现持续十几个小时的强降雨,短时过程雨量超过260毫米,又恰逢天文大潮,致使我校积水严重,多处山体滑坡,部分办公、教学科研用房和学生宿舍停电,部分实验室仪器被淹……

19日清晨6时许,厦大受灾情况陆续上报,教育部和各级党委政府在第一时间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

19日上午8:30,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示部办公厅询问灾情,并要求学校把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安全巡查,严防次生灾害发生。下午,袁贵仁部长专门致电杨振斌同志,了解灾情,指导救灾工作。鲁昕在我校受灾信息上批示,就抢险救灾工作作出指示。

与此同时,福建省委常委、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陈桦迅速指示厦门市和漳州市有关领导要全力帮助我校抢险救灾,副省长李红致电询问灾情和抢修情况并作出指示。

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市长刘可清接报后,专门询问学校受灾情况和抢险救灾工作。19日上午11时,市长刘可清、副市长黄强、张灿民等率有关部门到校,指挥抢险救灾,并协调厦门市相关部门和抢修队伍增援厦大。下午4时,刘可清、张灿民再次带队到我校海韵二期学生公寓,现场指挥学生公寓总配电房的抢修。

此外,福建省电业局、厦门市电业局、市政园林局、水务集团等单位领导纷纷赶到厦大,紧急调配人员和设备,组成抢修队伍帮助我校抓紧完成排涝、恢复供电等工作。

全校一心 赢取抗击风暴的胜利

“西马仑”登陆,狂风大作、暴雨肆虐。那一晚,全体厦大人在一起,众志成城,上下同心,筑起了一道抗击狂风骤雨的钢铁长城。

19日凌晨2时,学校以嘉庚主楼215会议室临时作为抗击台风一线指挥部,校领导靠前指挥,调动校内各职能部门,并在凌晨6时召开指挥部会议,确定“抓紧时间排涝、抓紧恢复供电、抓紧抢通网络、确保师生吃饭喝水”的抢险救灾工作思路。指挥部及时向厦门市有关部门请求增援,及时下达停课通知,及时向上级报送信息专报。校长朱崇实一大早坐镇指挥,并冒雨率队察看海韵学生公寓及食堂、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西校门至化学化工学院区域等,对抢险救灾做出部署。

几天来,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不断在风雨中涌现:

18日晚,学生公寓办全体干部和辅导员分头深入各楼栋,一间间宿舍了解学生情况,联合物业保洁员和保安,疏通地表积水,封堵园区大门,防止雨水漫进宿舍。对个别受灾情况严重宿舍,紧急将学生调整到高楼层宿舍。

19日凌晨2点30分左右,校办工作人员陈梦接到颂恩楼地下一楼(供电设施所处的楼层)积水信息后,放下怀中1岁的孩子,冒着暴雨闪电,立即从家中赶往学校,打电话请邮政物业总部派出抢险队,并按照防台风预案,与资产与后勤事务管理处、后勤集团联系,积极争取抽调水泵加强排水,同时和网络中心等重点单位沟通,发出预警,并根据水情进展果断断电,避免了供电机组遇水短路发生爆炸。

资产与后勤事务管理处水电科科长黄洪金18日晚的时间被分成两段:上半夜,冒雨巡查海韵学生公寓二期配电室、地下井抽水站、高压室等地点;下半夜,组织抢修颂恩楼高压配电室、二次供水地下井等受灾地,他甚至连湿透的衣服都来不及换,彻夜奋战在抢险救灾一线。

19日凌晨1点30分,暴雨侵袭,学校变电箱跳闸停电,正常的供水供电全线告急!后勤集团水电中心90多名员工立即兵分三路冒雨奔赴第一线排查抢修,一直工作到19日晚上20时28分学生公寓恢复供电,此时他们已经不眠不休近20个小时。

核磁共振实验室是化学化工学院林东海等多位教授耗费三年时间建立起来的。19日凌晨2点多,林东海接到值班人员关于实验室进水的报告,立即从家中赶赴学校。当他从西校门口趟着齐腰深的水来到实验室门口时,值班保安惊呼,“你不要命了!”林东海回答,“我要仪器不要命!”随即,迅速组织助手和学生将设备一台台搬出。由于抢救及时,实验室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19日凌晨,信息与网络中心网络监控团队接到预警,主干核心交换设备供电异常,值班的电力工程师马上进入主机房工作。在接到中心主机房所处的大楼由于配电系统出现险情需要停电的通知后,待命的服务器工程师们在中心副主任许卓斌的带领下即刻投入工作,从凌晨2时到4时30分,将主机房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器、校园一卡通系统服务器、各类信息系统服务器、数据库系统、存储网络、机房空调等300余台设备逐台关闭,从而保证把主机房设备和各类数据资产安全下线。

由于学生公寓配电室进水造成海韵园区大面积停电,海韵二期食堂无法做饭,刚刚恢复供电的海韵一期食堂紧急支援,做好饭菜送过去,让2000多名学生及时吃上了热菜热饭。而在漳州校区,北区、南区餐厅工作人员从19日凌晨2点半便开始清理雨水堆积的淤泥,6点及时调整供餐情况,并利用电子屏幕及时通报情况。

18日晚,保卫处全体值班干部和夜间执勤校卫队员全部在岗,冒雨巡逻,实时监测校园公共区域的险情。19日清晨,在危险地段及时拉起警戒,设立标示,保障道路畅通,一遍遍告诫过往行人注意安全。这样的值守,已过去30多个小时,仍在持续。

18日夜,漳州校区党工委、管委会,翔安校区党工委、管委会,嘉庚学院党政领导坚守岗位,加强巡逻和值班。在漳州校区,宿舍在一楼的学生被及时转移至校区宾馆妥善安置。

在获知图书馆总馆地下室进水的第一时间,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滨立即带领该馆护馆团队展开行动,实施排水作业。在厦门市的大力增援下,至19日傍晚18时,冲入图书馆地下室的积水被抽空。暴雨期间,厦大建南混凝土公司淹水高度超过2米,在水退去的第一时间,该公司党员技术人员立即带头投入到清理受灾现场的工作中。

更令人感动的是厦门市市政、电业、水务等部门的援助队伍,他们把厦大作为重点援救单位,组织骨干力量,及时调拨大功率抽水泵等救援设施,选择最为急难险重的任务给予无私援助:图书馆、化学化工学院、西校门大面积排涝,海韵二期学生宿舍总配电房的抢修……几十名施工队员顾不上喝水、吃饭,坚持连续奋战数小时,直至恢复供电、排涝基本完成。

……

截至20日中午,学校排涝已基本完成,供电系统、网络基本恢复,实验室危险品均转移至安全地带。同时,学校组织资产、基建、后勤等部门,加强隐患排查,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目前,学校已基本恢复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

20日上午,学校再次召开工作会,就救灾后续工作进行部署。下午,李建发、叶世满、韩景义等校领导分别带队前往各校区,继续检查落实灾后工作。

(文\宣传部 李静 陈浪 图\陈浪 曹熠婕 后勤集团)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