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5日,我校召开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大会,发布《厦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1)》,正式吹响我校未来几年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冲锋”号角。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出席会议并讲话。李卫红说,厦门大学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实力雄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厦门大学的传统优势和重要支撑,近年来更是蓬勃发展,呈现出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

李卫红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十八大精神,是我们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新的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
李卫红希望,厦门大学能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新贡献;着力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及时向教育教学内容转化;坚持开放发展,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整合科研资源,挖掘创新潜力,激发创新活力,拓展创新领域,大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积极服务于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形成多角度、立体化的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平台,有效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水平;加快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加快构建教师队伍、科研成果、学术交流“走出去”的发展格局。

校党委书记杨振斌致开幕辞。他说,此次大会的召开是我校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精神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校师生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目标、挖掘潜力、锐意进取,为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厦大学派”,构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开辟新思路、贡献新智慧、奉献新力量。

福建省教育厅厅长鞠维强充分肯定了我校在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进步中的助推器和排头兵作用。他希望我校围绕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进一步强化育人功能,围绕解决重大问题进一步推进成果转化,围绕促进文化传承创新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

厦门市政协主席、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陈修茂表示,自厦门大学与厦门市签订战略协议以来,厦大哲学社会科学在推进厦门文化创业产业发展、各级政府科学建设、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希望厦门大学今后能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际,立足厦门“台、海、特”优势,积极承担研究项目,提升研究平台,集聚更多人才,以人才出成果,以成果求作为。
教师代表李明欢、刘国深分别就“走出去”战略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两个主题作了发言。
会上,校长朱崇实作了题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推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主题报告,全面总结十年来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绩,深刻分析当前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进一步推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部署。

朱崇实指出,未来几年,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将继续深入推进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深化改革。重点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学院和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二是继续加强学科建设创新。以“2011协同创新”为抓手,加强人文社科内部各学科、人文社科与理工医科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形成更多具有自身特色的“厦大学派”。三是继续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与发展投入。未来五年,我校每年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投入1亿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
朱崇实要求,全校师生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繁荣发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深入推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尽快把我校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12月17日上午,我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大会在科艺中心音乐厅胜利闭幕。会议交流汇报了各讨论小组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思路和举措,并正式启动实施《厦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1》。校党委书记杨振斌作大会总结发言。
杨振斌对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未来发展提了出四点意见:一是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转化为繁荣发展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强大动力;二是要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转化为繁荣发展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实际行动;三是要切实承担起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努力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四是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确保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杨振斌强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提升我校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潜力与优势。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项需要集中全校力量攻坚克难的系统工程,只有全校形成合力,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会的精神和繁荣计划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李建发希望与会同志认真学习领会大会精神。他强调,学校出台实施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及相关配套性举措,是指导今后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行动纲领,各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点,瞄准学科前沿,选好国家重大需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繁荣计划落到实处。
据悉,在《厦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2011-2021年)》这一行动纲领的指引下,我校将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计划、学科实力提升计划、人才团队建设计划、学术平台建设计划、重大项目培育计划、学术精品培育计划、科研评价体系和学风建设计划、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计划、实施国际化战略和“走出去”计划等九大计划,并配套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力争形成更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厦大学派”,开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辉煌。
教育部社科司司长杨光,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福建省教育厅厅长鞠维强,福建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冯潮华,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林朝辉,中科院院士唐崇惕,文科资深教授邓子基,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赖虹凯,党委副书记林东伟,副校长叶世满、韩景义,党委常委白锡能,校长助理贺祖斌、李初环及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人文社科全体教师,理工医科各学院、研究院教师代表,研究生代表近千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建发,副校长詹心丽主持。
(宣传部 文\李静 赖炜芳 图\潘万华)
附:厦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就展:http://news.xmu.edu.cn/s/13/t/527/f2/88/info1276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