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要闻 >> 正文
学校传达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31日 来源:

3月30日下午,学校召开中层干部会,校长朱崇实传达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强调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按照中央的要求,把提高我校的高等教育质量始终贯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之中,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努力推动厦门大学办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高度。

3月22日至23日,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先后作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是近30年来第一次就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召开的全国性大会,会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两个主文件和相配套的18个文件,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要求和新举措。朱崇实主要就刘延东和袁贵仁的讲话要点进行了传达。

朱崇实说,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许多现实困难和深层次矛盾,面对着国外各高校强化高等教育质量的浪潮,如何把握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掌握新科技新成果,同时解决高等教育自身面临的突出问题,都迫切要求我们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朱崇实表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关键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一是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引导教师潜心育人。要强化教师为本科生,特别是低年级本科生上课制度,落实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要加强师资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发展,今年要加大输送青年教师、辅导员、管理干部到海外一流大学的培养力度。要改善教师待遇,完善校内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二是加快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知识面更宽、基础更厚实,更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在教学上更多引导而不是灌输,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的锻炼机会;三是提高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形成相互支撑、整体提升质量的格局。要建立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用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要着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以需求为导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努力促进校内协同、校校协同、校院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同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是要建设优良学风、教风和校风,形成有利于人才培育的良好环境。要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校各方面,贯穿于教育教学各环节。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让每位厦大毕业生都能“有业就、就好业”,增强厦大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首要职责,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鼓励优秀教师兼任班主任,真正关心、爱护、帮助学生。

朱崇实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领导,为提高质量提供强有力保障。一是完善质量评估评价体系,政府必须加强监控,对不同类型高校提出不同要求和评价,鼓励社会专门机构和用人单位参与质量监督评价,建立学校统一信息平台,定期对外公布质量报告,坚持和加强学校内部质量评估体系的建设,在工程、医学领域开展由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认证工作,积极推动我国加入国际专业认证组织。二要改革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落实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减少规范行政审批,完善治理结构,坚持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代会、教授委员会、学代会等组织机构在学校管理中的职能。三是加强国际合作,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加大海外引智力度。要扩大出国留学规模,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要扩大来华留学规模,完善以外语为学习工作语言、以汉语为生活语言的培养模式,部分“985”高校留学生人数要接近或达到全体在校生的十分之一。要提升对外教育服务能力,加大我国高水平海外办学步伐,提供教育服务,稳步推进孔子学院建设;四是加强领导和保障力度,形成提高质量的强大合力。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全面提高质量的观念与认识,结合厦大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厦门大学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行动计划,同时,分学科、分学院做好规划。要加强监督检查,巩固自我评估的质量检查监督体系,接受他校和社会的监督检查共同提高。

朱崇实最后说,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厦门大学一定要认真学习,加以贯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不断提高质量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命线,以实际行动深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科学发展。

(文\陈浪 图\庄华)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