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要闻 >> 正文
各界捐助厦大继续给力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7日 来源:

厦门大学始于捐建,并一直源源不断地得到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的捐助。今年校庆期间,又有多位校友、朋友和单位热心捐助厦大,总金额达到将近1亿元。学校为此在4月6日上午的校庆大会上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捐赠仪式。校长朱崇实向捐赠者颁发捐赠证书,代表学校向捐赠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校庆期间向厦大捐赠的有:福建圣诺集团捐赠4000万元用于建设厦门大学圣诺有色金属研究院实验大楼及其附属设施;会计系校友王平、左敏、陈玮、石建兴、刘础瑞、王建国、陈国钢、崔维星等发起设立厦门大学会计学科发展基金,首批捐赠2100万元;佘施淑好女士和子女捐赠600万元用于在翔安校区建一座太阳能游泳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捐赠飞机部件和仪器设备供教学科研使用;集美学校委员会捐赠1000万元用于厦门大学法学图书馆建设;物理系校友、泛亚创投集团执行董事陈少杰捐赠1000万元设立学生创业基金,用于支持我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外文系校友、上海国和现代服务产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朱德贞在去年出资200万元设立“德贞社会课堂基金”的基础上,今年又追加100万元,用于进一步支持我校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仪式上,福建圣诺集团董事长郑成武、会计学科发展基金捐赠者代表王建国、佘施淑好女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桑建华先后致辞,表达了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和发展祖国教育事业的愿望。

校党委副书记陈力文主持捐赠仪式。

(月明)

相关链接≥≥≥≥≥≥

◆福建圣诺集团创办于2002年,拥有多家控股与参股企业,产业涉及地产开发、矿业、金融及实业投资等,是专业的城市运营企业集团。集团实力雄厚,具有招商引资、战略规划、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四大核心能力。创建十年来,圣诺集团不仅为国家、社会创造了财富,而且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回馈社会。2011年9月8日,厦门大学材料学院与圣诺集团龙岩圣诺铜都运营股份有限公司、上杭县人民政府共建厦门大学圣诺有色金属研究院。研究院主要从事先进铜合金材料、稀土材料、铝合金材料及钨合金材料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行业战略研究,目标是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有色金属研发基地。

◆会计学科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居于国内一流水平,享有崇高声誉,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在近90年的办学历程中,累计培养出数万名财会精英。这些优秀学子从母校学成毕业后,以所学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实现价值。在事业取得成就之时,这些优秀学子饮水思源,反馈母校,召集在母校会计系学习工作过的海内外校友,设立会计学科发展基金,支持母校会计学科继续保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并加快国际化进程。这个基金由王平、左敏、陈玮、石建兴、刘础瑞、王建国、陈国钢、崔维星等校友发起,今年首次捐赠2100万元,今后还将继续追加捐赠并进一步倡议会计系系友慷慨解囊,全力发展壮大厦门大学会计学科发展基金。

◆佘施淑好是厦门大学校友、菲律宾知名企业家、社团领袖佘明培的夫人,也是菲律宾最大的电缆企业、菲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创办人。他们一向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捐资兴学,扶贫助困。他们长期关心、支持厦门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早在1986年,佘明培、施淑好伉俪就捐建了厦门大学明培体育馆,为我校师生开展文体活动和举办各项体育比赛提供了现代化运动场所。佘施淑好对厦门大学怀有深厚的感情,当她得知厦门大学建设翔安校区,就领其子女再次慷慨捐赠600万元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兴建一所游泳馆——佘明培游泳馆,以此支持厦门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并作为对佘明培先生的纪念。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611所)始建于1970年,主要从事飞机总体设计和航空航天多学科综合研究,是著名的飞行器总体设计研究单位,我国重要的飞行器研发基地。作为我校的战略合作单位,研究所对我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研究所始终坚持“立足航空、提升能力、拓展领域、发展产业”的基本思路,积极开拓新的领域,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关键技术上抢占制高点,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和航空武器装备建设作出新的贡献。研究所为助力我校航空专业发展,向我校捐赠价值不菲的“航电动态仿真演示系统”等84套飞机部件和仪器设备。

◆集美学校委员会,作为校主陈嘉庚先生亲自创办的学校管理机构,多年来大力弘扬嘉庚精神,全力支持校主创办的文教公益事业建设发展。

◆校友陈少杰,校友朱德贞,都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时刻关注着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期待着为母校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者短评≥≥≥≥≥≥

今年校庆是普通的校庆,却有这么多的捐赠,这在普通校庆的年份上并不多见。更让人感动的是,捐赠者在捐赠仪式上讲的话。他们的话,寥寥数语,简单,不那么正式,甚至有点凌乱,但透露出来的是一个校友对母校朴素的爱,一个公民对发展国家教育的质朴愿望。他们当中不少人其实并不十分富裕,然而他们对金钱的看法,正与厦大创办者陈嘉庚“取诸社会还诸社会”的思想不谋而合。

古往今来,为富者将辛苦打拼挣来的财富用于消费和留给后代,无可指责;而肯拿出钱来做慈善、兴教育,当显宝贵。陈嘉庚筹办厦大的过程中对此就感受深切。陈嘉庚倾尽资财兴办厦大、集美学校和以及海外学校,艰难时期甚至卖掉住房以支撑厦大,可谓毁家兴学。为了支持祖国抗击日本侵略,陈嘉庚更是不遗余力,不光捐钱,还组织华侨回国直接参加抗战,自己亲自回国劳军。陈嘉庚的爱国举动感动带动了许多富商巨贾捐助厦大等校,并支持其他公益、支持祖国抗战。海外华侨华人踊跃捐助教育,并在祖国形成风气。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先富者当中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做慈善、兴教育。可以说,近代以来,福建以及中国的慈善事业的深入人心和持续发展,应该是和陈嘉庚等爱国人士的影响是有渊源的。

(文\月明 图\潘万华)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