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校庆前夕,4月5日下午,厦门大学与福建省九市一区校地战略合作2021年工作会议在翔安校区举行。会议以“扎根福建·再创辉煌”为主题,围绕新形势下进一步创新校地、校企、校校合作模式和对接机制,深化合作内涵、促进产教融合等共商校地合作新思路、新经验。福建省省长王宁、副省长李德金,我校党委书记张彦出席。
创新机制 加强联动
“厦门大学是国家的大学,也是福建的大学。”一直以来,学校把服务福建发展作为光荣使命与责任担当。2016年,厦门大学与福建省九市一区首次召开校地战略合作工作年会,搭建了校地共商共赢的交流合作新平台。经过不断发展完善,该平台已逐步成为厦大服务福建的重要窗口和品牌项目。学校还探索适应服务各地市需求的对接机制,先后与厦门、漳州建立了市校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在市校常态化联动互动中促进了交流,对接了项目,凝聚了共识,加深了友谊。

百年校庆之际,厦门大学深入探索校地融合发展新思路、新模式,与福建省九市一区在翔安校区建设一座具有各地市植物特色与人文景观的八闽园,努力打造彰显福建各地地域、文化和产业特色的教学、科研、科普功能一体化基地。工作会议结束后,省市校领导共同为八闽园开园并实地考察。
张彦表示,今年的校地战略合作会议选择在厦门大学百年校庆期间举行,既是学校庆祝建校100周年重要活动之一,也是厦门大学谋划“十四五”发展、领航新百年建设的一次重要会议。八闽园的开园,既是各地市为厦大百年校庆献出的一份珍贵礼物,更是校地合作取得丰硕成果、迈向更加灿烂未来的重要象征。他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厦门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凝聚校地共赢发展共识,进一步明确合作重点,推动校地合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推动服务福建工作提质增效,进一步下移合作重心,驱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携手九市一区共同打造校地合作“升级版”,更好服务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聚焦发展 深化合作
五年多来,厦门大学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奋斗目标,努力当好福建高等教育发展的“排头兵”,携手省内兄弟院校共同打造中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的“福建版图”;紧紧围绕福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福建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特色重点产业做强“创新源”,不断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构筑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福建省高质量发展赋能;在“海丝核心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自贸区建设、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政府治理等领域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建好“智囊团”,积极为福建省各级党委和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举全校之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为福建输送优秀毕业生,着力打造“人才库”;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参与打造福建特色文化品牌,构建“文化源”。
厦门大学主动贴近、积极融入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着力区域协调,大力推进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战略部署,加强与福建各地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区域融合发展朝着更广、更深、更实的方向前进,与各地市结下了深厚的校地情缘。
——组织师生赴福州市,对罗源湾红树林海岸公园的红树林植被、鸟类、鱼类、底栖动物、地形地貌、滩涂养殖等进行综合调研,为新型生态修复模式提供理论支撑,为今后发展推广提供技术指南;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研制的生物分子检测芯片与系统,可实现肿瘤标志物的高灵敏便携检测,项目已在厦门自贸区集成电路产业园落地孵化;
——围绕漳州市“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决策部署,同漳州市政府合作共建古雷石化研究院,推动建设全面支撑古雷石化基地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院;
——开展“泉州提线木偶数字人偶交互表演与推广”研究,将现代科技的手段与传统艺术结合,开创非遗数字化保护新模式;
——组织博士生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团深入莆田涵江区江口镇,调研当地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合作共建“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基地;
——紧密结合宁德发展实际,在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共作文章,海洋与地球学院同宁德市企业开展大黄鱼良种选育研究,助力宁德海洋与渔业产业转型升级;
——与龙岩市政府、龙岩学院共同组建龙岩产教融合研究院,结合龙岩在智能环保设备、智能机械、“互联网+”、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质能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对接;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与永安市政府合作共建永安石墨烯应用工程实验室,同永安企业一起深入合作研究石墨烯LED灯具;
——积极开展朱子学基础理论研究,参与编纂朱子学研究领域重要著作;
——多次组织师生前往平潭综合实验区调研,了解平潭作为国家级自由贸易区和综合实验区的宏观发展情况与对台工作整体情况,探索筑好平潭这一连接两岸交流“桥头堡”的基石。
优化升级 再谱新篇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指导。全省上下正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要求和殷切希望逐步变为现实,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福建篇章。
会上,副校长江云宝代表学校提出了服务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行动计划(2021-2025年),“十四五”时期,学校将强化“海洋、海峡、海丝”特色,以高质量超越为基础、以创新性引领为目标,促进福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现一流大学建设与福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同频共振。至2025年,厦门大学整体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建成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一流学科,在新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和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中,发挥更加有力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和支撑服务作用。



厦门大学与国网福建公司在会上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服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共同参与绿色学校投资、建设和运营,致力打造绿色学校先进典型;与厦门市科学技术局、集美区政府签署共建“嘉庚高新技术研究院”框架协议书,共同推进金砖国家创新基地建设;与厦门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厦门大学电影学院揭牌,打造创新型、高层次、复合式电影人才培养高地。
王宁向厦门大学100周年校庆表示祝贺。他指出,建校100年来,学校始终以服务福建发展为己任,为福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厦门大学紧紧围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主动加强与九市一区党委政府、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和产教融合,初步探索走出了一条共建合作、服务发展的共赢之路。
王宁表示,福建正处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时刻,百年厦大也即将开始新征程。福建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厦门大学发展,继续为厦门大学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希望厦门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发挥好“排头兵”作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大高层次人才供给,为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做好人才和智力储备;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提出的殷切期望和重要要求,立足发展大局,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大学创新源头的优势和基础研究的力量,有效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着力破解产业关键性问题,加速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扩大成果,着力推动战略合作中心从学校的层面向学院、向基层转移,向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的合作方式转变。继续探索多元化的产教融合模式,推动学校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新福建的建设有机衔接。各地市区要主动承接科研成果和各类人才,为厦门大学展现新作为提供更大舞台,为校地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我校副校长周大旺主持会议。福建省政府秘书长黄新銮,副秘书长曹建平,福州市市长尤猛军,厦门市副市长孟芊,漳州市市长刘远、泉州市委书记康涛、三明市市长余红胜、莆田市市长李建辉,南平市委常委、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丘毅,龙岩市市长张国旺,宁德市市长梁伟新,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主任,省发改委主任张灿民、省教育厅厅长林和平,省科技厅厅长陈秋立、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翁玉耀,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付朝阳,省水利厅厅长赖军,省商务厅厅长吴南翔、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翁新平、省气象局局长潘敖大,兴业银行副行长孙雄鹏,省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黄旭辉,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鸿贤,厦门市科技局局长孔曙光,集美区委书记何东宁,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总经理周敬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数据与存储领域副总裁庞鑫,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进西,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吴日升,福建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宝银,闽南师范大学校长李顺兴、副校长张龙海,厦门理工学院副校长赵振祥,我校党委常委孙理,校长助理陈光,机关部处负责人,各学院/研究院分管产业及成果转化负责人、部分科研平台及项目负责人参加会议。
(宣传部 文\陈浪 图\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