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9日上午,厦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可清带队专程到我校翔安校区调研办公,听取汇报,协调解决校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他表示,厦门大学作为厦门市的一张烫金名片,为厦门市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厦门市委市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建设,全力以赴地帮助厦大解决各种难题,稳步扎实地推进校区建设。
我校校长朱崇实代表学校做校区建设进展汇报,他首先感谢厦门市长期以来对厦大建设翔安校区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并简要地介绍了翔安校区的建设思路。朱崇实说,学校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校区建设,计划分三期建设,2012年9月,首批学院和科技创新平台顺利入驻,2013年9月,第二批学院、科技创新平台和孔子学院总部南方基地顺利入驻,2015年,基本完成翔安校区一期建设任务,2021年,学校建校百年之际,基本完成翔安校区建设任务。翔安校区将成为厦门大学新兴应用学科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基地,成为支撑全球孔子学院发展的重要基地。

朱崇实表示,在厦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今年6月,校区一期工程全面开工,目前,一期工程大部分单体项目已完成基础工程,进入上部施工,计划于2012年春节前封顶,明年7月底交付使用。按照学校总体规划,明年9月,首批学生约8000人将进驻校区学习生活。我校所有工作均按照这一时间设定进行相关准备,希望厦门市能协调解决校区市政配套设施、周边规划及配套建设以及新增学院项目申请直接委托等问题,继续予以校区建设大力支持。
刘可清认真听取汇报,仔细记录了我校的汇报并当场协调解决了有关事宜。他表示,今天再次到翔安校区,看到校区建设日新月异,感到很振奋,对校区美好的明天充满信心。厦门大学是厦门市一张烫金名片,对厦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塑造了厦门市的城市形象,提升了厦门市的对外影响力。翔安校区建设是厦门大学的大事,也是厦门市的大事,翔安校区将来所要发展的学科和产业,诸如医药、卫生等,正是厦门市当前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产业,对改善民生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厦门市一定要高度重视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建设,把它当作市“五大战役”中的重点建设项目,切实抓好。
刘可清指出,要保证翔安校区明年顺利迎来首批师生入驻,目前依然时间紧、任务重,希望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始终如一地支持校区建设,同步推进校区内外建设。要牢固树立“岛内外一体化”的概念,将校区周边建设规划纳入市总体建设规划中,高标准、严要求,从长远的角度完善好交通、供水供电、通讯配套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做好校区周边的建设改造,使周边的功能与校区的功能相衔接。
刘可清最后说,厦门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厦门大学各项事业发展,希望市校今后继续保持良好的沟通反馈机制,共同推进翔安校区建设。朱崇实对此表示感谢并代表学校表示,厦门大学一定继续努力,将翔安校区建成“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校区。
会前,刘可清实地考察了校区建设工地。朱崇实就具体问题做了说明。
市委常委、副市长林国耀,市委常委、市发改委主任康涛,翔安区委书记陈永裕,市政府秘书长许明耀,市监察局、财政局、建设与管理局、国土与房产局、规划局、市政园林局、交通运输局、保障办、电业局以及翔安区、新店镇、百城公司、水务集团相关领导和负责人,我校党委副书记陈力文、副校长孙世刚,党委常委、组织部长白锡能,校长助理王巧萍、韩景义、叶世满、李初环、陈应鑫和校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在会上相互沟通对接了具体问题。
(文\图 陈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