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要闻 >> 正文
探寻支部建设中的强国先锋密码——厦门大学深入推进“嘉庚精神·时代先锋”示范创建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3日 来源:宣传部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句句入党誓词言犹在耳,2024年7月1日,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厦门大学“嘉庚精神・时代先锋”示范创建工作正式启动,4个“南强先锋号”和6个“青年嘉庚号”党支部作为首批“嘉庚精神・时代先锋”示范创建单位接过鲜红的旗帜,将嘉庚先生“教育兴国”的宏愿,化作新时代党员的使命担当。

一年后,在“嘉庚精神・时代先锋”示范创建推进会上,“南强先锋号”创建单位——海洋生物技术教工党支部书记徐鹏正讲述着党建和科研同频共振的故事。这支团队早在2017年就踏上了攻克大黄鱼“白点病”的科研征途。

当时,这种寄生虫病导致养殖鱼类死亡率高,养殖户谈“病”色变。鱼类的抗病育种,尤其是针对寄生虫病的抗病育种工作,在世界范围内都极具挑战性。面对这一难题,徐鹏常对团队说:“我们必须像嘉庚先生办学那样,不畏艰难,精益求精。”他们深知,作为党员,在科研攻关中必须勇挑重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为筛选抗病个体,教师党员带领学生党员们在育苗池前一守就是数月,用“白点病”的感染源——刺激隐核虫的幼虫进行人工感染实验,记录每尾鱼的抗病表现。由此,他们成功开发出首个大黄鱼基因组育种芯片——“宁芯”系列高通量SNP芯片,实现抗病基因的精准筛选;开展“南强先锋号”示范创建以来,支部党员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团队研制出升级版“宁芯4号”,为高效开展大黄鱼基因组选择育种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党建引领不仅体现在科研攻坚上,更延伸至校企合作、成果转化。如今,这项技术已推广至全国9家科研单位和育种企业,累计完成1.8万余份样本检测,帮助养殖户新增产值超260余万元。这些“抗病”大黄鱼游向全国,而实验室墙上的党旗,始终见证着“党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在“双向奔赴”中实现科技赋能、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磅礴力量。

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时,首批“青年嘉庚号”示范创建单位——红树林党支部的成员们已背着沉重的监测设备出发。这里不仅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生态乐园,也是红树林党支部的“实践课堂”。此次他们的调研带着一个使命:助力解决全国红树林都面临的生境破碎化问题。

他们在海水涨潮时观测越冬水鸟,退潮时进行植被、底栖生物、周围环境的监测;他们在泥泞的滩涂中穿梭,浑身沾满泥巴,采集完样品,又马不停蹄地回到驻地处理,常常工作到深夜。大半个月的时间,他们跑遍了海南岛所有的红树林点,每天都要连续工作14小时以上,但是他们毫无怨言,“红树林是‘海岸卫士’,我们必须摸清它的‘家底’,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们。”党支部成员刘煜晨说。

近期,党支部还强化实践学习,前往厦门筼筜湖、广西北海、广东湛江、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等红树林保护区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调研,深刻体悟“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的嘱托要求。

用实实在在的科研现场培养自立自强、守正创新的红树林人才,这是红树林党支部实践育人的初心。胶鞋沾满淤泥,防晒衣被盐霜染成白色,党员们如同红树林一般扎根在生态保护的一线,他们为环境保护遍访滩涂,一如嘉庚先生当年为办学遍寻资源,自立自强、守正创新,初心始终如一。

六盘山,不仅是红军长征胜利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也是厦门大学闽宁协作宁夏研究生支教团队员连续26年扎根西海固开展教育帮扶的象征。早在2003年,支教团就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去年,带着“像山一样扎根,像山一样雄伟”的初心,支部更名为六盘山党支部,也成为了首批“青年嘉庚号”示范创建单位。成员们延续着学长学姐的使命,继续奔走在大山间,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希望和理想的种子。

“嘉庚先生说‘教育是立国之本’,我们要让孩子们‘走出’大山,看见更广阔的世界。”六盘山党支部书记兰佳祥翻开了他的支教日志,里面记录着他这一年来的所思所想。除了日常的教学任务,党支部的成员们还积极开展“大思政课山海情”第二课堂。

最让兰佳祥印象深刻的,是2024年冬天的“南强名师云讲堂”。他们和厦大“扬才先锋”党支部共建,让孩子们听学生党支部书记们讲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当孩子们通过镜头看到厦大校园里的嘉庚楼群,看到哥哥姐姐们的风采,好几个孩子都跟兰佳祥说:“我也想去嘉庚爷爷建立的大学读书!”“我也想成为哥哥姐姐那样的人。”……这些话语让兰佳祥很是感动:“原来我们做的事情,就是‘这条小鱼在乎’。”

在厦门大学“嘉庚精神・时代先锋”示范创建的版图上,还有许多先锋力量正以多元实践勾勒出党建与事业融合的生动画卷:

药学院博士生党支部将党旗插在乡村振兴一线,不仅以科技赋能当地马铃薯品种培育,还创新开展“田间思政课”,把育种基地变成理想信念课堂,让“藏粮于技”的理念扎根青年心中;公共卫生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则在守护生命健康的战场上树起党员标杆,从戊肝疫苗可提供保护年限的突破,到HPV疫苗临床应用的推进,再到HIV尿液自检试剂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这支“党员科研先锋队”用科技硬核筑牢公共卫生防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支部则让理论光芒照进基层肌理,师生带着“理响万家”的使命走进《湖“理”面对面》等理论访谈节目,用“乡音”传递“党音”,真正让思政课从“有意义”变得“有意思”……

一年来,厦门大学突出“一融双高”鲜明导向,深入推进“嘉庚精神・时代先锋”示范创建,通过“有组织”培育选树和重点建设,将一批先进党支部典型推向前,引领广大师生党员弘扬嘉庚精神,再攀南强新峰,当好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排头兵”和“突击队”。

从黄土地到实验室,从理论讲台到基层一线,这些示范创建党支部以各自的“先锋密码”诠释着嘉庚精神的时代内涵:或是以教育服务书写“山海情”,或是以科技赋能回应“民生盼”,或是以实践育人筑牢“思想基”。这些生动实践印证着:当党员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需要,把支部建设嵌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事业,每一面旗帜都会在时代的春风里猎猎作响,成为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

“我们开展‘嘉庚精神・时代先锋’示范创建,就是要不断深化以‘双重责任、双重动力、双重保障’为主线的‘三重四融’厦大实践,努力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担当作为。未来,希望各创建单位进一步强化作用发挥,在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再建新功。”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说。

(宣传部 戴佩琪)

【责任编辑:高晓东】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