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我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第七期结业暨第九期开班典礼在化学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林东伟,校原党委书记、经济学院吴宣恭,校关工委主任陈力文,常务副主任黄如彬,副主任颜章炮、郑保东、杨敬达、苏振富、黄福才,授课教师代表人文学院洪成得、马克思主义学院苏劲,以及学生处、组织部、宣传部、研究生院、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各学院(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嘉庚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校友总会代表,马研班班主任、指导老师、实践指导老师代表,以及第七期、第八期、第九期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的全体学员参加典礼。典礼由第九期马研班学员孙诣雯主持。

林东伟为班主任和指导老师颁发聘书并向第九期马研班授旗,这标志着新一期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的正式开班。
林东伟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过去的两年中马研班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课题调研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指出,马研班已经逐渐成为校内外都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希望马研班学员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全新的姿态迎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二是要原原本本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促进知行合一,继续发挥马研学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更多同学,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第七期马研班班主任葛郝锐作结业汇报。葛郝锐就班级研修工作的情况向大家做出汇报:一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扎实开展理论学习,两年来共成立1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相关课题,发表10余篇相关论文。二是经风雨、见世面、做贡献,不断强化实践育人,“青马工程”实践团队先后荣获2017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和2018年全国大学生“一带一路”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十佳团队”。三是谋创新、重实效、促成长,拓展人才培养路径,积极协办学校学习马克思主义“一马当先”知识竞赛,“马克思主义能给予我们什么”主题微演讲,在学校范围内掀起一股“信马、学马、爱马”的热潮。他希望,同学们要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做主动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奋斗大潮中,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第七期马研班学员代表、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硕士李晓燕同学回望了这两年在马研班的经历和收获,她说:“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们一定会把自己融进马研班的年轮里,绽放光彩,共同光辉!”第九期马研班学员代表、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生陶少威同学则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在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基础上,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典礼上还为第七期马研班学员颁发结业证书,为优秀课题组和优秀学员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自2010年我校首期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开班以来,在校党委领导的重视下,在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党校、团委、研究生院、教务处、校友总会、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下,在校关工委、老教授协会的老领导、老教授们的关怀下,马研班的培养方案、培训模式不断完善,学员研修实效不断提高。经过八年的发展,马研班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理论学习、课题探究、实践研修、志愿服务与可持续培养等丰富形式于一体的综合学习实践平台,成为学校培养较高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重要品牌。据悉,今年有来自全校25个学院(含嘉庚学院)、研究院的48名优秀学生加入第九期马研班,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民族的学生将通过为期两年的系统培养,“亮身份、争先锋、做表率”,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青年,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学生处)
责任编辑:黄伟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