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二十三个世界读书日之际,厦门大学广播电台举办了“阅读一小时”活动和“十日谈”读书沙龙活动,引导和带动更多身边的人放下电子设备,拿起书本,一起参与到阅读中来,发现和分享阅读所带来的快乐,推动“每天阅读一小时”成为更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阅读一小时”为读者准备了近一百五十本书。读者挑选好阅读书目,登记姓名,并将手机等电子设备交给工作人员封袋,而后进行一到三小时不等的无电子化阅读体验。
活动现场,读者们静心阅读,教室内鸦雀无声。成功完成“一小时”阅读挑战任务的读者获得参赛证书和纪念品作为奖励。
参加活动的赵予菲同学表示,通过这样纯粹的深度阅读过程,相较于电子设备上的浅阅读,得到了更多的收获与感悟。在阅读的过程中,遇见了一本有趣的书,收获了无限的成就感,这是碎片化的电子阅读所不能比拟的。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与人之间,不论他们的职业、背景、性格有多么类似,他们始终不会有完全相同的想法和感受。在“十日谈”阅读沙龙活动中,十位读书人共读共谈《老人与海》,通过丰富的活动,探讨阅读相关话题。
活动的“朗读者”环节中,每位参与者用个人的风格用声音演绎了《老人与海》的经典段落。“文与画”环节中,彩绘书中的画面诞生于每一位参与者之手,也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感动。在“颅内电影”环节中,参与者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在头脑中想象构思出与《老人与海》的内容或人物相关的电影片段,参与者们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书中的不同主题与情感,都获得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厦门大学广播电台 李燚)
责任编辑:黄伟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