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至4月1日,由我校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材料设计邀请赛在思明校区顺利举行。大赛选拔了全国22所高校的33支本科生团队进入决赛,共计130余名师生,以“新时代,新材料,新探索——先进材料的制备与应用”为主题展开角逐。厦门大学校长张荣,材料学院院长彭栋梁、党委书记高忠华,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副主任姚斌,校团委副书记孙佳等参加开幕式。大赛由解荣军教授担任评委会主席,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林昌健教授,福州大学材料学院院长詹红兵教授,华侨大学陈国华教授,潮州三环集团研究院副院长陈烁烁,厦门捌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超,厦门大学材料学院罗学涛、程璇、石巍、余煜玺、陈远志教授等16名材料领域专家担任分方向决赛和总决赛的评委。

在开幕式上,张荣校长说到:“我也是一位材料科学工作者,来参加材料学科的本科生活动觉得特别地亲切、特别地高兴。”他说材料科学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基础性:“一代材料、一代技术、一代文明”,不同的材料,可以发展为不同类型的技术,解决不同的问题,催生不同的文明。二是前沿性:现代文明中,材料科学绽放出蓬勃的生命力,如高温超导材料、拓扑绝缘体等。有了这些材料方面的突破,才有了相关领域新的进展。三是带动性:材料学科对于其他学科都有牵引作用,带动着化学、物理、计算机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张荣指出,厦门大学材料学院虽然建院时间不长,但是在国内高校中、在国际上一直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这次比赛给同学们提供了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推动了材料学科的发展,同时也是厦门大学展示教学、研究成果的平台。希望同学们利用这次参赛机会多沟通、多交流、多启发。
彭栋梁简要介绍了厦门大学材料学院的历史与现状,以及举办材料设计邀请赛的“初心”:致力于打造一项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力的材料学科赛事。

大赛设有分方向决赛和总决赛。在自钦楼一楼展厅,举行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材料设计邀请赛实物展,呈现了33件本科生作品。分方向决赛的另一个环节是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生物三个方向的队伍分别进行现场答辩,最终遴选出7支队伍进入总决赛。
4月1日上午,在圣诺楼二楼报告厅,7支总决赛队伍进入公开答辩。最终华东交通大学高材生队获得特等奖,大连理工大学E移Y逸队、陆军工程大学魔晶战队获一等奖,中国海洋大学效率至上队等4支队伍获二等奖,东北大学新时代新材料新青年队等26支队伍获三等奖;天津大学车兴宇等获优秀指导老师。车兴宇感慨道:“非常感谢厦门大学,给国内诸多高校的材料学子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帮助本科生进一步提升了科研和创新能力。接下来,我们还将派出更多更好的队伍来参赛。”
(材料学院 杜超 王骏伟 郑蕴红)
责任编辑:黄伟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