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医学院基础医学部主任高丰光,又多了一重身份——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课程组组长。作为课程组组长,高丰光将全面负责组里的工作。原来,从今年起,全校重建基层教学组织,以几门相同或相近学科的课程为基础组建教学课程组,近500个课程组,将覆盖全部本科课程和全体专任教师。
课程组通过组织开展教学观摩、集体备课、业务学习、教学研究、教学交流等教学学术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课程组也将以听课、教学检查等多种形式建立同行评议机制。“课程组的设置使教学组织管理更加精细化,也有利于老中青教师形成 “传帮带”,进一步实现学科交叉,碰撞出更多的学术火花。”高丰光表示。
设置教学课程组是我校今年强化教学管理的又一创新举措。多年来,我校始终高度重视教学秩序的规范化管理,不断从各项教学管理中总结经验,逐步优化教学秩序管理体系,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教学督导常态化
自今年起,本科教学督导听课采用交叉听课、独立评价的方式,更加客观评价课程多方位指导教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例如,同一门课程,张洪奎老师的评语是“老师讲课的风格更像外国老师讲课,对理性思考,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有一定益处……”蔡丽娟老师的评语是“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师生互动明显。”另一门课程,黄国聪老师的评语是“讲课认真,教态好,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教师讲评细致、耐心、声音清晰,结合板书……”李名世老师的评语是“教学组织恰当,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吸引所有到课学生的注意力……”
“本次课程是翻转型课堂,课堂纪律良好,学生们认真听取每一位同学的发言并提问讨论,课堂气氛较活跃……教师点评到位,但学生提问讨论的积极性不够高……”作为研究生教育指导小组的“老人”,冯祖德老师对所听课程详细地用文字记录下课程在课堂纪律、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同时将他在课后向任课教师详细了解到的课程信息也一并记录下来。
而作为今年刚刚加入的“新人”,林国星老师为了能够更加客观、全面的对课程的上课情况进行评估,尽管只要求听一节次的课程,但他总是耐心听完全程,认真记录课堂情况。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本科教学督导组13名成员共听课350门次;5月至今,研究生教育指导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听了不少于13门次的课程;他们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所听课程的特点和问题逐一记录和点评,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除了本科教学督导组、研究生教育指导小组,党政领导干部也深入课堂一线开展听课检查。早在2013年,学校就修订了《厦门大学党政管理干部听课制度》,2014年10月校长办公会再次研究了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有关事宜,并决定建立校领导听课日制度,每学年安排4次听课。今年9月,我校党委书记张彦带头进入课堂,旁听了《互联网创业引导与实践》,并对该课堂做出评价。据统计,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校领导听课12人次。
这是我校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完善教学督导的一个小缩影。近年来,学校积极扩大督导队伍,做好督导建设规划,优化督导模式,开展专项检查,对听课和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本科督导组共检查课程1407门次,考试1214场次;参加公共课师生座谈会14场;听课350门次。研究生教育指导小组、学院教师和党政管理干部共146人深入研究生课堂参与听课工作,共听课365门次,开学初教学执行情况检查的课程门次数从200多门次增加到本学期的782门次,按课表正常授课率也逐步稳定在97%以上,基本实现了对研究生课程的课堂秩序全方位监控,保证了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的良性运转。
规章制度守底线
制定《厦门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办法》,突出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从教师任课资格、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各教学环节制定明确质量标准,强化课堂教学全过程管理;
制定《厦门大学研究生新开课程管理办法》,对新开课程范围、开课要求、开课申请程序以及新开课程管理等提出明确要求,重点加强对新开课程的教师任课资格、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的把关;
制定《厦门大学课堂教学基本规范》,对教师、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行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范,确保课堂教学的正确导向,保障专业课和思政课同向同行;
编制《厦门大学教学管理工作手册》和《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手册》,细化教学管理流程,规范管理程序;
编制《厦门大学课堂教学“八做到”》、《厦门大学实验教学“八做到”》《厦门大学学生学习“八做到”》、《厦门大学监考“八做到”》,将规章制度浓缩为朗朗上口的长短句,简洁有力易懂;
……
规章制度的“大丰收”,是严肃教学纪律、规范教学管理的基本保障,这已经成为学校上下的共识。
近年来,学校为了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管理和导师指导,针对课堂教学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形成了包括教师任课资格、指导资格、教学大纲、教材选用、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课程考核、教学档案、实习实践、学业竞赛、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等全环节的闭环管理,一系列严谨周密的规章制度条例办法背后,是学校对于教学管理的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
同时,学校还对原有的规章、制度、条例进一步梳理,完成对《厦门大学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厦门大学教材选用管理办法》《厦门大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等文件的制定和修订工作。随着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学校教学管理也不断规范,教学秩序管理体系已经形成,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宣传部 欧阳桂莲 曹熠婕)
责任编辑:曹熠婕